防治 植物園已用藥 市民發(fā)現蟲子可反映
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病蟲害測報防治科工作人員表示:“最近正是毛毛蟲的繁殖季節(jié),市民若有發(fā)現大量毛毛蟲聚集的,可以聯系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我們會安排人員去進行噴藥處理。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與110聯動值班,市民可直接撥110轉接綠化管理中心,但更快捷的辦法是直接撥打綠化管理中心值班電話5048552反映。”
“不過,森林公園的環(huán)境畢竟比較接近自然界,考慮到物種多樣性和生物鏈平衡問題,徹底根絕毛毛蟲是不可能的。”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病蟲害測報防治科負責人說:“我們和植物園等各公園的工作人員已盡量保證公園游步道附近沒有毛毛蟲,但游客夏季進山還是要做好防護,比如穿長褲長袖,帶好防蚊蟲藥水等。”
植物園園容管理科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從今年4月份開始,工作人員已在全園區(qū)內投擲噴灑生物農藥,防治毛毛蟲。“生物農藥是低毒,利于環(huán)保,就長期而言,產生抗藥性幾率小,但是不能對消滅毛毛蟲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請市民和游客理解。”
【小知識】
1、毛毛蟲為啥在現在“發(fā)動總攻”?
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病蟲害測報防治科負責人說,每年的5月左右,天氣開始高溫高濕時,通常就進入毛毛蟲的繁殖季節(jié),到天氣更加炎熱的6、7月份,這些毛毛蟲就會羽化,成為飛蛾等,但今年這個時間稍微晚了一些。
“今年可能是由于天氣原因,毛毛蟲繁殖較晚。最近天氣合適了,前一段時間沒有繁殖的毛毛蟲都‘積壓’到現在開始繁殖。所以市民們就會覺得,前幾天還沒有,這幾天突然‘集中爆發(fā)’了。”病蟲害測報防治科負責人說:“其實就總量來說,今天的毛毛蟲總數并不比往年突出,并未形成災害。”
2、廈門的毛毛蟲都有哪些?
這一條條細絲吊著的都是什么蟲呢?綠化管理中心的專業(yè)人士說,廈門的毛毛蟲主要是尺蠖、吊絲蟲及一些燈蛾科、苔蛾科的蛾類的幼蟲。不過,各類毛毛蟲幼蟲都會吐絲下垂,單據此一個特征很難判斷種類。不過,若是看到趴在地上或欄桿上,身體向拱橋一樣一曲一伸的,則很可能是尺蠖。
另外,專家提醒,毛毛蟲顏色越是鮮艷,就越有可能帶有毒性,若是身上的毛一碰就掉的,則基本上是無毒的,不必害怕。
3、毛毛蟲掉在身上怎么辦?
廈門常見的吊絲蟲、尺蠖和一些燈蛾科、苔蛾科幼蟲,都是無毒的。對人來說,直接掉在身上也沒事,最多是由于其身上的灰塵,或是人的心理作用,引發(fā)一些小疙瘩或輕微瘙癢,洗凈或涂一下防蚊蟲的藥水就可以了。
但在廈門也“隱藏”著一些毒蛾,如盜毒蛾等,其幼蟲掉在身上很可能會引發(fā)皮膚瘙癢,如發(fā)現毛毛蟲掉在身上后有過敏現象的,最好第一時間去醫(yī)院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