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21日訊 (海峽導(dǎo)報記者 余健平/文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下個月,臺灣小哥徐笙竣要開始他的單車環(huán)歐亞非騎行了。
幾年前,當他說要從云南騎到拉薩時,身邊的人,無不神色凝重,其母更是受到多方壓力:“你怎么會允許你兒子做這么危險的事?”如今,再也沒人勸阻笙竣了,反而對他的行程很感興趣。
不久前,笙竣來廈門和朋友小聚,他風(fēng)趣幽默,渾身上下散發(fā)著健康陽光的能量,讓人很難將他與過去那段黑暗的病痛聯(lián)系到一起。“以前,總覺得人生先要完成一些責(zé)任,再去探索世界,但在病床上待了那么久,我想,或許人生不一定是你所想的那樣,很多事真的有可能會來不及做。”笙竣說,病痛讓他對人生計劃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在路上,他感受到了大口呼吸、大口喘氣的快樂,學(xué)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
計劃騎行歐亞非
病剛好就想“瘋”
笙竣一直以為,生活是可以慢慢來的,直到2006年,他19歲時,因淋巴型血癌入院,笙竣被命運的大手重重壓倒。經(jīng)歷了七次化療、三次病危、長達5年的治療與抗爭,終于闖過了鬼門關(guān),但由于藥物作用,他的肌肉能力退化,手臂不能做三百六十度活動,有時候爬樓梯,都要比常人慢很多很多。
在病床上,他靠看書打發(fā)時間,特別是介紹世界奇觀的幾本書,讓他有了一個在別人看來十分瘋狂的決定:2011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要獨自從昆明騎單車到拉薩。當時,身邊所有人都反對、質(zhì)疑他,說他“腦殼壞掉”,父親氣得滿臉漲紅,母親身上,更是承受著所有人的強壓:“你怎么會允許兒子去做這么危險的事?”
然而,笙竣不解釋,也不想去說服反對他的人。“說服是徒勞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他們正是因為懷疑我做不到才不讓我去,只有我去了,做到了,才能解決問題。”笙竣說,和病魔抗爭過,才知道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你想過就能過,人生變化莫測,他渴望,每天都能好好地活。

剛起步就迷路
笙竣在后續(xù)康復(fù)期間,就常以騎車的方式來鍛煉身體,環(huán)臺灣島騎行也不在話下,所以,他也算有豐富的騎行經(jīng)驗。但他沒想到,大陸和臺灣還是有許多差異,剛到昆明,他就迷路了。
出機場組裝好車架和行李,已近零點,笙竣沒有智能手機,大陸的路牌他一時適應(yīng)不了,看不懂,只能到處問路人金馬碧雞廣場怎么走,結(jié)果路人皆不知,他只好打開紙質(zhì)地圖找路,原本40分鐘的路程,他騎了4個小時。
第二天,他想把身上的現(xiàn)金存進卡里,又遇到了困難,在銀行辦卡填單時,工作人員說在地址一欄上要寫常住地址,臺灣的不行。這可把笙竣難住了,他接下來都在路上,哪有常住地址?被銀行拒于門外后,一位熱心的保安大叔為他支招,只需寫一個旅館住址就好啦。按保安大哥說的,輕松就辦好了卡,笙竣大吃一驚:“還可以這樣?”
享受快樂與痛苦
笙竣沒有計劃每天要騎多遠,少時幾十公里,多時300公里,這完全取決于他想在哪里停留。出門前,笙竣很清楚自己的目的,他是要享受旅程,而不是為了完成這段旅程??吹较矚g的風(fēng)景,笙竣就停下來扎帳篷,在周邊溜達,也因此在荒無人煙的森林、沙漠、雪山睡過。“獨自在這些地方度過黑夜,是很奇妙的事,你能看見屬于你的整片閃耀的星空、把沙漠染成紅色的日落,也要獨自面對山谷中呼嘯的暴風(fēng)雪,最現(xiàn)實的是,夜里有一半意識得防備著外來入侵。”笙竣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在這么獨特的環(huán)境中露營機會難得,但夜里會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靠近,得時刻警惕著。
每攀一個埡口,常常會有無盡的上下坡,笙竣發(fā)現(xiàn),在青旅時經(jīng)常聽到騎友抱怨路況、天氣、身體疲憊。“高海拔地區(qū)騎上坡真是要人命,但我好享受大口呼吸、大口喘氣的感覺,也喜歡陽光、雨露灑在身上的真實感,這正是因為你來了,所以才能感受到的東西嗎?”笙竣的觀點,讓許多人陷入了沉思,既然你討厭路上的遭遇,那為什么還來?沒有這些經(jīng)歷,那還是你想走的那條路嗎?

原本計劃2100多公里的行程,到了昌都被邊檢站兵哥告知臺灣人不能獨自進藏。笙竣不放棄,繞了一大圈,把路程延長至2300公里,也是臨時起意,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每一天,他都刷新了自己的能力極限,最后,終于在某天凌晨2點半到達拉薩。
有一次,因為高反嚴重,笙竣尿血住院。病房里大家都說著藏語,他反而覺得這樣的病房,不那么沉重和壓抑,聽著不一樣的語言,饒有趣味,孤獨一人生病在異鄉(xiāng),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家人對他的愛和支持。這也是笙竣在那趟旅行中的一大收獲,學(xué)會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表達自己,和別人相處,從而更好地理解人與人的關(guān)系。
6月5日,笙竣將再次出發(fā),環(huán)歐亞非騎行,我們相信,他一定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