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降水強度來看,呈自北向南逐步減小的趨勢。這次降水過程,同安區(qū)蔗內村達到了85.5毫米的降水量,13時至14時區(qū)間,就有44毫米的降水量,荏畬村也出現(xiàn)了81毫米的降水量。上陵、小坪村、云頂山、半嶺村等處也都達到了暴雨量級。
降水不均 島內就中雨
不過,只是局部下起了暴雨,在島內及海滄、集美、翔安的大部分地區(qū),主要為中雨或大雨量級。
比如東渡站,昨天的降水過程雖然也是轟轟烈烈,不過只有22.7毫米的降水,也就是中雨量級。島內多處降水量在20毫米至30毫米之間,最大的32.8毫米大雨量級降水量出現(xiàn)在人民小學分校監(jiān)測點。
除了同安區(qū)以及集美區(qū)、海滄區(qū)的北部地區(qū)降水量較大外,其他地方也以中雨或大雨為主。
其實,這是因為造成福建中北部大暴雨的天氣系統(tǒng)逐漸東移南壓,來到了廈門上方。但是在能量逐漸釋放后,到了廈門也就是強弩之末。
氣象專家說,到了昨天傍晚,從雷達圖上看,降水系統(tǒng)已經轉移到了海上,這次的短時強降水過程也就逐漸停止了。
最高氣溫將下降3-4℃
造成昨天短時強降水天氣的原因,是廈門受到了低層切變影響。
什么是低層切變?廈門市氣象臺氣象專家解釋,低層切變是指低層風向或風速的不連續(xù)線,春末夏初最為頻繁。反映到昨天的氣象狀態(tài),就是冷暖空氣的交界線。
當冷空氣和暖濕氣流交匯,就容易出現(xiàn)暴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昨天正是有一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到了廈門,和之前盤踞在廈門上空的暖濕氣流“交手”,帶來了降水。
在這股冷空氣的影響下,今明兩天廈門的最高氣溫將下降3-4℃,最低氣溫會降到20℃以下,最高溫為26℃左右,直到12日,沿海還會出現(xiàn)6-8級東北大風。而在前天,廈門最高溫還超過了30℃。
但畢竟已經5月中旬了,冷空氣也無法囂張?zhí)谩?3日之后暖濕氣流又要再次加強,廈門的氣溫也會有所回升,高空氣流會有些波動,這周天可能會出現(xiàn)局部地區(qū)的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