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養(yǎng)護人員對現(xiàn)場進行處置和清理
臺海網3月2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呂寒偉 詹文 通訊員 葉淑惠 張薇/文 陳巧思/圖)“早上是不是你值班?”對方著急。“不是。”老柳回答。“那就好。”對方舒了口氣。
昨天早上8點,老柳接到來自同事的電話。此時,老柳剛剛值班過的崗亭,已經被山上傾覆的石頭和泥土壓塌。
由于連日下雨,成功大道梧村轉盤往明發(fā)商業(yè)廣場方向,發(fā)生山體滑坡,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幸運 他們躲過滑坡
“如果是昨天晚上滑坡,我可能就被壓了。”說起這事,老柳為自己和同事感到幸運。
老柳今年40歲,是公路橋隧維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成功大道梧村轉盤往明發(fā)方向,設有崗亭,老柳和同事采取三班倒的作息,7時-15時、15時-23時、23時-7時,可以在崗亭內值守。
昨天早上7點,老柳值完班,離開崗亭。7:55許,崗亭上方的巖石,帶著泥土,突然滑落,瞬間把崗亭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