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仍奮斗在一線 只為能盡快安全通車
張剛是中國交建廈門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土建三標項目部隧道工區(qū)主任,帶著近200人的團隊。他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向記者走來,戴著一副眼鏡的他看起來挺斯文,和印象中施工人員的形象有點差距。今年是張剛第二年沒回家過年了,他說,工程施工緊張,大家都可以理解,希望能盡快安全通車。他們一伙人干到除夕那天上午,下午休息,晚上一伙人在食堂圍爐看春晚。大年初一休息,初二就開工了。
“一個人的堅持,背后是一家人的支持!”張剛家在江蘇徐州,除夕晚上,他給家中的父母、奶奶還有其他親戚一一電話拜年了,電話里親人們叮囑最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施工安全。對于這樣的工作性質(zhì),張剛早就習以為常了,從2008年大學畢業(yè)至今,他奮戰(zhàn)在工程一線多年了。和別人不同的是,張剛得到更多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因為父親早年也是工程人員。“印象中爸爸一年只能回家一兩次,過年不回家更是習以為常了。”張剛說,父親做的是瀝青馬路鋪設(shè),早年也在一線施工,環(huán)島路彩色路面就是他父親參與建設(shè)的。張剛還記得那是1998年,也是他第一次來廈門,那年他12歲。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他從小對工程建設(shè)也感興趣,所以報考大學時,他沒有任何考慮就報了土木工程專業(yè),并最終如愿以償。
去年剛當上爸爸 希望能回家吃團圓飯
和往年不同的是,86年出生的張剛?cè)ツ陝偖斏习职帧?ldquo;8個多月了,每一次視頻聊天都有新變化!”談及兒子,張剛一臉的思念和幸福,他說,妻子本來也在廈門工作,懷孕后反應太大,他又忙于施工照顧不到,于是孩子臨近出生時,送她回家讓母親幫忙照顧。說起過年的味道,張剛說,小時候盼過年,放鞭炮、走親戚還有很多好吃的,很熱鬧,現(xiàn)在過年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在家吃一頓團圓飯。
“施工安全高于一切,新的一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軌道交通1號線SM城市廣場站能夠順利、安全通車!”說起新年愿望,張剛脫口而出。項目經(jīng)理熊輝告訴記者,因為SM城市廣場到觀音寺一帶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雜,因此隧道的挺進基本靠暗挖,也就是以人工為主機器為輔,因此進度慢,安全責任大,尤其張剛這樣的一線負責人員壓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