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漸冷了,礦泉水不好賣,他改賣油炸餅。再后來,他賣起了手機,“客戶看到我這樣子,就感嘆,跟誰買手機都是買,還不如到你這里來買”……點點滴滴的感動,讓他堅定了做公益回饋社會的心,“我上車,有人會主動扶;我排隊,有人會讓我先排,雖然我不需要,但廈門這種氛圍,真的很溫馨。”
回饋
現(xiàn)身說法勸路人感動網(wǎng)友
他在街頭的視頻被發(fā)上網(wǎng),引來800多萬次點擊
如今,謝啟明已是三家手機店的老板。工作之余,他也參加公益事業(yè),進社區(qū)為老人免費維修手機,或者向殘疾人捐贈手機。
他一直有個心愿,想現(xiàn)身說法,勸說更多的人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身邊有一些肢體殘疾的朋友,很多也是因為交通事故造成的。”于是,去年4月,他看到湖里交警大隊發(fā)布的一條招義務交警的消息,他興奮極了,遞交了申請。謝啟明一開始遭到婉拒,“擔任義務交警每次要站崗兩個小時,他們擔心我身體吃不消,后來為我考慮,又建議我擔任文職工作。
最終,謝啟明如愿成為一名“義務交警”。作為一名義務交警,每個月服務時長不低于4小時即可。但自從去年5月第一次執(zhí)勤以來,謝啟明平均一個星期值班兩次,每個月在崗時間超過了10小時。
一次,他看到有個騎著電瓶車的男子逆行,上前勸阻,結果兩人爭執(zhí)起來,“我就指著褲腿告訴他,你看,車禍可能是偶然,但萬一要是碰上了,你要怎么辦?”謝啟明有些自豪,“從那以后,我再看見他,他沒有再逆行過。”
付出的同時,他也收獲感動:“經(jīng)常有路人給我買水,還有小朋友過完馬路會給我敬個禮。”
去年11月,在現(xiàn)場督導交通的他,被網(wǎng)友拍成視頻上傳到網(wǎng)上,引來800多萬次的點擊,無數(shù)人為他點贊。記者問他“成名”以后的感受,謝啟明的回答一如既往:“如果能因此讓更多的人知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那就值了。”這也是他愿意接受采訪的原因:一直以來他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行人過馬路更加文明,更加自覺遵守交規(guī),不要再有血淋淋的悲劇。”
【記者手記】
把愛傳出去
即使只有一條腿,但謝啟明的行動并不比他人遲滯,甚至是有些矯捷。這讓我忍不住想,到底是什么,讓他自立自強,堅持做公益?
回望他一路走來的路程,盡管有時候很坎坷,但也收獲了不少感動。無論是當初推著板車送他到醫(yī)院的老大娘,還是擺地攤時期給他撿起礦泉水的大叔大爺,還是人生路上他人給予的點點滴滴的善意,都堅定了他想要回饋社會的決心。
因為自強,他收獲了事業(yè);因為感動,他走向了公益,走向了十字路口,成了感動無數(shù)人的“獨腿義務交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