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漲潮時,部分缺失條石的階梯也容易造成危險。
誤區(qū)2
漲潮時游泳更安全
正解 漲潮更應(yīng)注意水下狀況
退潮時,人容易游不回來。那么漲潮時,游泳會更安全,至少潮水會涌著人上岸。很多市民抱持這類觀點(diǎn)。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少市民游客都認(rèn)為漲潮游泳更安全。事實(shí)上,這也有著極大的誤區(qū)。廈門曙光救援隊(duì)隊(duì)長王剛解釋,在環(huán)島路一帶的危險海域,有些礁石在水下其實(shí)很淺,漲潮過程中,不識水性的游客如果在礁石一旁逗留或是站在礁石上泡著海水,潮水上漲速度又很快,極易漫過礁石,不識水性的游客則易被困在礁石上游不回岸邊,此時就會發(fā)生危險。
在五緣灣人造沙灘海域,由于岸旁有階梯存在,漲潮時,潮水會沒至七級階梯,加之部分階梯條石被海水沖走,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極易一腳踩空,失去平衡掉落到海里。何盛全告訴記者,漲潮時分,有些市民游客喜歡光腳在濕滑的階梯上行走,同樣存在危險,“岸旁全是海蠣殼,漲潮時是看不見這類東西的,而且海蠣殼很尖銳,容易劃破充氣式游泳圈,造成危險”。
何盛全表示,退潮時也更應(yīng)注意安全,因?yàn)槌彼馔藭r,人容易游不回來。王剛告訴記者,廈門本地的居民大多了解潮水,但外地游客不了解,因此游客溺亡比率大,很多外地游客大都沒見過海,看到海會容易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