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百花廳蔭生植物區(qū)經(jīng)過一年多的修整改造后,正式對外開放。展區(qū)內(nèi)綠意盎然、“仙氣”繚繞,可謂神秘夢幻,隨手抓拍都是另類美景,或將成為植物園下一個網(wǎng)紅打卡點。
昨日,記者來到植物園百花廳蔭生植物區(qū),宛如踏入蕨類版“綠野仙蹤”——伴隨斑駁的陽光和彌漫的霧氣,高低錯落的蕨類植物在薄霧籠罩下若隱若現(xiàn),讓人如同穿越時光隧道,開始一場古老的植物探險。
市園林植物園景觀營造展覽科科長張真珍介紹,蔭生植物區(qū)占地面積約847平方米,以蕨類植物為主,栽種有大型蕨類,如福建觀音坐蓮、鳥巢蕨;鹿角蕨類,如女王鹿角蕨、壯麗鹿角蕨;附生蕨類,如崖姜蕨、江南星蕨;觀賞蕨類,如毛葉腎蕨、長葉腎蕨;地被蕨類,如翠云草、卷柏等50多種蕨類植物。
張真珍表示,展區(qū)在依托原有建筑結構的基礎上,通過搭建蔭棚,增加大面積霧森系統(tǒng)等,營造出適合蕨類植物生長的濕潤陰涼的環(huán)境;并以附生、嵌植、地栽等多種栽植形式,打造出一個錯落有致、獨特微妙的蕨類植物專區(qū)。值得提醒的是,蔭生植物區(qū)的霧森噴霧不分季節(jié),每天8時至18時每間隔20分鐘噴霧3分鐘,主要是為了增加空氣濕度,以利于植物更好生長。
據(jù)介紹,蕨類植物素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稱,演化歷史可追溯到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至今仍保持著強盛的生命力。蕨類植物種類繁多,約有12000種,廣泛生存在世界各地;我國約有2600種,多分布在西南地區(qū)和長江流域以南。(來源:海西晨報 記者 仇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