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9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昨日,百年中山路熱鬧非凡,“玉兔號”月球車、方程式賽車、全息數(shù)字人空降,拉開了2025年廈門市“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的精彩大幕。
此次活動由廈門市科協(xié)、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科技局、思明區(qū)政府等25個單位聯(lián)合主辦,為市民搭建起“可參與、可觸摸、可帶走”的全民科普大舞臺。
今年9月意義非凡,既是首個法定“全國科普月”,又是新修訂《科普法》正式實施的開局之年。廈門市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整合全市優(yōu)質科普資源,構建“政府推動、社會參與、數(shù)字化賦能”的大科普格局,推動科學普及深入基層、服務民生。
科技表彰 廈門青少年閃耀光芒
活動開場,中國首部8K太空實拍電影《窗外是藍星》宣傳片與廈門六中合唱團阿卡貝拉版《夜空中最亮的星》震撼全場。
主場活動精心設置了科普奇妙市集、科學實驗秀、流動科技館等多元板塊,全方位展現(xiàn)科學的魅力。
今年,廈門的少年兒童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各類科技賽事中成績斐然,創(chuàng)下歷史最佳。在第40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廈門代表隊斬獲19項省一等獎,2個項目榮獲“科協(xié)主席獎”并推送全國賽,推送數(shù)量占全省超40%,位居首位;在第20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fā)明獎中,廈門選手一舉奪得5金7銀12銅,金獎數(shù)占全省超80%,總成績名列前茅。此外,在第3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廈門選手在人工智能、環(huán)境科學等多個領域也展現(xiàn)出強勁實力。
活動現(xiàn)場,主辦方對這些獲獎者進行了表彰,同時還頒發(fā)了2025年廈門市科普教育貢獻獎、青少年科技勵志獎、第22屆廈門市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等獎項。
科普市集 前沿科技觸手可及
“科普奇妙市集”覆蓋了中山路百米長街,成為活動現(xiàn)場的人氣擔當。從大型科技展陳體驗到便民科普服務展位,應有盡有。
此次主場活動匯聚了30余家科技企業(yè)、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普基地,涵蓋科學技術、健康科學、自然科學、普法宣傳等多個類別,帶來了100余項科普互動體驗項目,將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前沿高階科普內容送到市民身邊。
廈門科技館、廈門大學等單位帶來了機器人對抗賽、無人機足球、VR體驗、智慧康養(yǎng)設備、社交型機器人等精彩紛呈的互動體驗項目。“探索科學之美 共享科普盛宴”2025廈門市科普攝影作品展,以藝術化的表達,呈現(xiàn)科學世界的精彩瞬間。此次科普攝影大賽共收到700余件作品,現(xiàn)場為獲獎代表頒發(fā)了獎項。
全國首發(fā) 開啟科普教育新生態(tài)
活動現(xiàn)場,“知識就是力量·與科學家同行鷺島計劃”備受矚目。該計劃由廈門市科協(xié)會同《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共同發(fā)起,整合學校、書城、街道、科技場館、相關企業(yè)等資源,攜手打造科普宣傳陣地,構建“科普閱讀+實踐+傳播”的立體平臺,形成可全國推廣的青少年科學教育模式。“讀《知識就是力量》給科學家寫信”是該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編委會副主任、廈門大學教授謝素原,廈門市科協(xié)和《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領導以及四所學校和社區(qū)代表出席,為《知識就是力量》“科普增值服務AI智能體平臺”進行了全國首發(fā),共同開啟廈門科普教育的新生態(tài)。
活動豐富 線上線下服務不斷
科普月期間,廈門市將開展超400場豐富多樣的科普志愿服務活動,涵蓋科普研學、專家講座、科技培訓、社區(qū)實驗秀、科普劇場等多種形式,推動科普服務深入學校、社區(qū)、企業(yè)、鄉(xiāng)村。
除了線下活動精彩紛呈,主辦單位還將通過“千萬IP創(chuàng)科普”融媒體傳播矩陣等平臺,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云上科普”。
活動串聯(lián)全市科普陣地,發(fā)布了“廈門科普地圖”宣傳視頻以及新晉加入廈門科普陣地的7家“新成員”手繪地圖,通過科普視頻展播為市民提供便捷的移動科普資源導航。
市民可乘坐公交、地鐵暢游科普線路,打卡“廈門科普地圖”,體驗廈門的“30分鐘科普服務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