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曾藝軒 通訊員 洪恒亮) 你網購了商品,還沒收到正在等待,這時你收到一條短信,說你買的商品擠壓變形了,讓你“加微信處理”。你會相信嗎?會加對方為微信好友嗎?知道加了微信會怎樣嗎?廈門警方昨日通過一起典型案例提醒廣大市民,提防此類冒充快遞客服的新騙術。
新騙術 女子被騙轉賬1萬多元
7月2日,廈門市民彭女士手機接到一條短信:“【菜鳥驛站】您好,這邊有個快件是你的收貨號,在運輸途中嚴重擠壓變形,麻煩加我微信186******,拍照給你看是否繼續(xù)派送”。彭女士加了這個微信,對方直接把彭女士拉入一個微信群,群里有個“助理小愛”讓彭女士們做“任務”——關注網紅抖音獲傭金。
對方要彭女士下載一個App,彭女士進APP后,客服“琪琪”稱可幫商家刷業(yè)績賺傭金,方法就是直接按“客服”要求將錢款轉至指定銀行賬號。
7月4日,彭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將200元轉到“琪琪”提供的銀行賬號,賬戶余額變成260元,彭女士喜提260元。彭女士陸續(xù)轉賬了近8000元到指定賬號,賬戶余額不斷增長,但App都顯示提現(xiàn)不了。“客服”解釋說“太多人在做,沒辦法提現(xiàn)”,建議彭女士大單充值一次性提現(xiàn),彭女士一次性轉賬5000元??蛇€是提現(xiàn)不了,原因變成“下單錯誤,導致無法提現(xiàn),需進行信息修復,修復費用為8000元”。這時家人提醒,彭女士才意識到受騙了,于是撥110報警。
騙術揭秘 一群“托”誘導受害者
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分析,彭女士遭遇的是冒充快遞客服的新騙局,騙子先發(fā)短信,說受害者包裹運輸過程中出問題,那真有包裹的受害者可能就會信以為真,并添加短信內的手機號碼為微信好友,添加后被拉入群聊,進群后,騙子先給發(fā)小紅包吸引注意力,群內一群“托”烘托氛圍,讓受害者相信所謂“做任務”真能得錢,然后讓受害者做幾個關注抖音的小任務,再發(fā)點小紅包,這時要受害者下載指定App,實施兼職刷單或“殺豬盤”的騙局。
騙子“更新”詐騙套路,一是為了“渾水摸魚”,此類詐騙短信往往混在正常快遞取件信息中,網購一族很可能存在到沒到貨的疑問,從而添加對方微信;二是“單線型”詐騙轉向“復合型”詐騙,以往冒充快遞客服的騙術,騙子只能以“賠償”“退款”為由行騙,此類新騙局加入“刷單”“殺豬盤”騙術,騙子為的就是騙取受害者更多的錢款。
警方提醒,勿輕易加陌生人微信,被拉入微信群且出現(xiàn)“任務”“紅包”等字眼時,及時退群,通過正規(guī)渠道查快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