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新探索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 構建現代化訴服體系
【數據】
一年來,廈門兩級法院加大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力度,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高效審結案件55511件,平均審理期限45天。
近年來,廈門兩級法院充分發(fā)揮訴非聯(lián)動中心、行政爭議調處中心等平臺作用,委派、委托調解糾紛44872件,成功化解23682件,上升10.57%。

深化訴訟制度改革
去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出現不少培訓機構倒閉、老板“跑路”等情況,一批家長遭遇“退費”難。在受理案件后,思明法院經過研判發(fā)現,雖然牽涉人數眾多,但案件的情況和訴求大多相似,遂決定首次使用小額訴訟示范性庭審機制快速審理,大大節(jié)省了學員家長訴訟維權的時間成本。通過推行系列案件示范訴訟機制,思明法院還高效化解了一批涉健身機構、餐飲機構、出租車主確權等系列案件,起到了“判一件,結一片”的效果。
2021年7月9日,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集美法院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家基層法院參會,在會上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經驗交流發(fā)言。作為最早開展認罪認罰制度試點的法院之一,集美法院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建立“321”階梯式從寬量刑機制,促進認罪認罰從寬具體化、可視化、科學化。
訴非聯(lián)動實現源頭治理
“訴非聯(lián)動”,即“訴訟”與“非訴訟解紛機制”的聯(lián)合解決糾紛,是深化糾紛源頭治理的必然趨勢,也是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廈門兩級法院充分發(fā)揮訴非聯(lián)動中心、行政爭議調處中心等平臺作用,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lián)動,強化非訴訟和訴訟有機銜接,委派、委托調解糾紛44872件,成功化解23682件,上升10.57%。
針對新業(yè)態(tài)勞動者與“互聯(lián)網+”緊密結合的特點,翔安法院打造“好厝邊平臺”線上解紛平臺,為勞動者提供“全鏈條”移動電子訴訟服務。一年來,移動微法院網上立案率86.44%,在線辦理保全率80.20%,“兩個一站式”平臺質效評估全市第二。
此外,廈門中院還聚焦土地房屋征收問題,采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對2015年以來涉及我市土地房屋征收的行政案件進行了全面梳理,從涉及我市的一審行政案件共4072件中,最終選取涉及土地房屋征收的746件一審案件作為案例研究對象,發(fā)布全省首份專項審判白皮書。在做好案例分析的同時,還通過實地走訪相關涉訴單位,搜集征收執(zhí)法疑難復雜問題,與行政機關聯(lián)合出臺訴源治理指導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