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我市千方百計謀利民之策、興惠民之舉,一批民生項目落地生效
去年我市民生保障成績亮眼
教育
全市共建成48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學位5萬個;中小學校100%提供課后延時服務
兜底
將低保標準提高到850元/月,向5.5萬名困難群眾發(fā)放疫情生活補助
養(yǎng)老
全市新增養(yǎng)老床位1472張、老年人助餐點12處,完成541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醫(yī)療
市財政投入54億元用于支持高水平健康之城建設;將城鄉(xiāng)居民醫(yī)保繳費補貼標準提高至740元/人·年
臺海網1月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5萬個,推進100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65所幼兒園智慧教育試點;新開工安置型商品房項目10個,新增租賃住房2萬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1.9萬套;建成2個鎮(zhèn)(街)照料中心和9個農村幸福院,開展10個普惠托育服務試點,新增普惠型養(yǎng)老床位1472張……2021年,廈門的民生保障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市委、市政府確定的4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責任明確,有序推進,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如同涓涓細流滋潤民心。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過去這一年,我市緊扣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勤為民上下功夫、在求實效上做文章、在廣覆蓋中見成果,千方百計謀利民之策、興惠民之舉。
一項項民生實事,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質,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造高質量教育體系
1月4日上午,迎著冬日暖陽,走進雙十中學翔安校區(qū)初中部,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教學樓和色彩繽紛的塑膠跑道。課間,孩子們在操場上做操,盡情享受快樂時光……去年9月,這所新建成的美麗校園迎來了第一批學生。
優(yōu)化公共服務供給,教育是重要一環(huán)。2021年,廈門市財政共投入54億元,助力打造高質量教育體系,全力保障學有所教。通過加強學校建設規(guī)劃,實施補短擴容建設計劃,全市共建成48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學位5萬個。同時,大力推動名??鐛u發(fā)展,輸出辦學經驗。除了雙十中學翔安校區(qū)初中部,廈門一中海滄校區(qū)、科技中學翔安校區(qū)、實驗小學翔安校區(qū)、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qū)和同安一中濱海校區(qū)高中部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家長負擔……去年秋季學期開學后,廈門教育部門持續(xù)推進“雙減”政策落地,通過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和增加優(yōu)質學位、優(yōu)秀教師供給,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目前,我市各中小學全面實施課后延時服務,共有41.9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學校覆蓋率達100%。不少學校還推行“全天候服務”,據統(tǒng)計,全市共有366所中小學校為28.7萬名學生提供在校午餐午休服務,有條件的公辦初中工作日晚上還開設了自習班,安排教師進行答疑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