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7月2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黃永燊)6月25日,地鐵3號線開通運行,廈門軌道交通線網(wǎng)由“十字交叉”跨進“環(huán)狀放射”的新格局,軌道交通正式邁入網(wǎng)絡化運營時代。
7月25日,市交通運輸局交通監(jiān)測指揮中心發(fā)布地鐵3號線開通滿月運營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地鐵3號線開通滿月以來,常規(guī)公交、快速公交和軌道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突破210萬人次,達到215.8萬人次,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了10.1%,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公共交通吸引力進一步提升,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為骨干、常規(guī)公交為網(wǎng)絡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日益成熟。
軌道交通骨干作用凸顯
地鐵3號線開通一個月以來,廈門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突破60萬人次,達到60.7萬人次,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了42%,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0%。其中,地鐵1號線日均客運量28.3萬人次,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21%;地鐵2號線日均客運量22.4萬人次,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16.1%;地鐵3號線日均客運量約10萬人次。
出行結構方面,軌道交通骨干作用日益凸顯,常規(guī)公交、軌道交通與快速公交出行結構占比由地鐵2號線開通初期的73:16:11變?yōu)?1:28:11。
客流站點分布方面,地鐵3號線開通前,客流量比較大的地鐵站點是呂厝站、鎮(zhèn)海路站、嶺兜站、烏石浦站和蔡塘站;地鐵3號線開通后,客流量較大的地鐵站點是呂厝站、鎮(zhèn)海路站、火炬園站、嶺兜站、體育中心站和園博苑站。
與此同時,為做好軌道交通與公交的接駁換乘,市交通運輸局、公交集團開展了多輪公交線網(wǎng)調整,分批次動態(tài)調整公交線路,開通了多條接駁線路。地鐵3號線開通一個月以來,廈門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約2%,常規(guī)公交與軌道交通客運量呈雙雙增長態(tài)勢,公交線網(wǎng)調整初現(xiàn)成效。
加快島內外一體化發(fā)展
地鐵3號線開通一個月以來,軌道交通日均跨島客運量20.7萬人次,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了35.9%,跨島客運量占軌道出行總量的43.9%,即選擇軌道交通出行的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選擇跨島出行。其中,日均進島10.2萬人次,日均出島10.5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乘坐軌道交通跨島出行,島內外人口流動往來更加便捷。
地鐵3號線開通一個月以來,軌道交通日均換乘量13.1萬人次,比開通前一個月增長了79.2%,其中,地鐵1號線日均換乘量5.1萬人次,地鐵2號線日均換乘量4.8萬人次,地鐵3號線日均換乘量3.2萬人次,地鐵換乘樞紐作用日益顯著,以軌道交通為紐帶的出行方式更好地串聯(lián)起群眾的日常生活。其中,換乘客流較大的站點分別是呂厝站、火炬園站、湖濱東路站和體育中心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