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朱俊博)7月3日晚上9點,廈門地鐵3號線蔡厝主變電所成功送電,這標志著3號線離“電通”和開通運營的目標更進了一步。
地鐵3號線工程共設置兩座主變電所,分別為110/35kV火炬園主變電所及110/35kV蔡厝主變電所,其中蔡厝主變電所于2019年3月進場開工,經過1年零3個月的艱辛建設,最終于2020年6月28日完成驗收,7月3日正式送電。
電力是地鐵的“血液”,就像人體內的血液流到身體的任何一個地方,人才能有活力一般,奔騰的電流將電力送到每一個車站、每一段接觸網,為車站設備、電客車提供動力,讓地鐵跑起來。主變電所則是地鐵正常運行的“心臟”,通過電纜、接觸網等“血管”將“血液”輸送到地鐵,為電客車運行、地鐵通風照明等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能量。
蔡厝主變電所主要承擔的是3號線島外段及4號線的正常供電,包括電客車、車站內的照明系統、通風系統和電扶梯運行等。蔡厝主變電所的成功送電,就如同“心臟”具備將“血液”成功輸送到人體各個“器官”的能力,同時也是實現地鐵3號線“電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此次蔡厝主變電所送電成功后,將會帶電運行168個小時,在保證系統穩(wěn)定可靠運行后,再為正線的各車站變電所送電。此舉也為之后地鐵車站的機電設備如通風空調、動力照明、通信信號和電客車的調試提供電力保障。同時,將為下一步“電通”、列車上線調試、系統綜合聯調等工作提供了能源保障,更為3號線按期實現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