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6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文 陸軍航/圖)今天是端午節(jié),三天小長假開始。昨日傍晚,人們提前開啟出游、返鄉(xiāng)模式……只是,廈門交通還不能承受人們的激情釋放,于是堵堵堵,密密麻麻的車燈匯聚成一束耀眼的強光。
仙岳高架、成功大道、東渡路、長岸路、興湖路、嘉禾路、環(huán)島干道……幾乎所有出島的主干道,都排起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很多原本乘坐公交的市民只好提前下車,走路前往目的地,開車沒法調頭繞行的人就只能干等了。
每逢假期,進出島通道“添堵”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必然。市交警支隊沿線布置警力疏導交通,并在官方微信、微博持續(xù)更新路況,引導車流。
大巴司機指點她開車突圍
在禾祥西路上班的李女士,昨日傍晚6點下班開車回翔安,在仙岳高架上遭遇堵車,往車外一看,才發(fā)現這一帶全堵了。這一堵就是一個多小時。
幸運的是,一位看起來比較有經驗的大巴司機下車指揮車輛突圍,李女士就是在這位司機的指點下,到晚上7點才挪到了翔安隧道。
左繞右繞一路堵到家門口
傍晚6點左右,周先生駕車從濱北回蓮花三村,原本平日只要10分鐘就能到家,現在左繞右繞,還是花了1個多小時。
他從湖濱北路體育中心附近往江頭方向行駛,還沒到湖明橋頭,就花去了20分鐘。見前方堵得很,他就轉向體育路,不想這里也好不到哪去。無奈之下,他只好走湖東橋,走湖濱南路,希望那里不會那么堵。好不容易開到湖濱南路,他徹底放棄了,因為這里還是一樣堵。
沒辦法,他只好慢慢行駛,走蓮坂,上嘉禾路,往二村繞行,就這樣一路堵到家門口。
不如先下車找個地方吃飯
晚上7點半,公交車走到SM附近的時候,就走不動了。金小姐看看前后擁堵的車隊,原本想坐到文屏的她,決定先下車找個地方吃飯。
一路走過去,金小姐才發(fā)現,這邊整條路堵得水泄不通,很多乘客和她一樣選擇下車走路,她慶幸自己沒留在車上干等。
吃完飯到公交站等車,等了好久車才來。金小姐猜測,估計是剛才堵得太厲害了,導致公交車脫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