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站位
2噸重8米長“溫度計”
送入海底2700米
熱流探針測量的溫度可以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

熱流探針出水。

利用門吊將熱流探針放在固定架上。
昨日早晨六點半,“嘉庚”號科考船抵達第二個站位,本站位將執(zhí)行6個作業(yè)。
一到站,探測隊和科研人員就忙活起來。
首個作業(yè)是熱流探針的下海測試。所謂熱流探針,通俗講,就是體溫計,不過這個體溫計測的是海底的溫度。大海何其廣闊,這個體溫計也跟著“進化”,它重達2噸,長達8米,需動用十來個人,用上一個多小時,才能把熱流探針送到水深2700米的地方。跟測人的體溫一樣,還得讓這根針在海底待上一會兒,才能把它拉上來。直到上午十點半左右,熱流探針才被拉到甲板上,一看,全身裹著深海的泥巴。
這個“大塊頭”卻有繡花功夫,測量的溫度可以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即以千分之一來計算。
之后還進行沉積物采樣、多波束測線等作業(yè)。
由于昨日天氣炎熱,紫外線強烈,工作人員一作業(yè),就汗如雨下,皮膚焦灼,不少人員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逃避這火辣辣的“熱情”。
(文/圖 特派記者 張江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