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斌(殘奧會冠軍、2008年北京殘奧會主火炬點燃者)
臺海網(wǎng)8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常常能聽到奧運選手們說,要為國爭光,祖國榮譽重于一切。
幾乎每次參賽的眼神都在告訴你,升國旗奏國歌是他們發(fā)自內心的渴望,而并非是用漂亮的言辭為自己“包裝”。
侯斌永遠記得自己第一次在奧運賽場上奪冠,升起五星紅旗的那一刻,“哭了,為國家而驕傲,淚水根本止不??!”
對于導報倡議的“這個國慶讓國旗在家家戶戶飄揚”活動,侯斌第一時間響應。他十分認同,“國旗能帶給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這正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1 追夢 讓國旗在賽場飄揚
奧運、冠軍、圣火、南極、北極、戈壁、聯(lián)合國、公益,這些頗具顯著性的要素,哪怕只有一個傍身,都已足夠傳奇。而侯斌,將它們集于一身。

五星紅旗在侯斌心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點燃了他的夢想,激勵他選擇了改變命運的奮斗。
侯斌的殘疾來自一場意外,在他九歲那年發(fā)生的意外改變了他的一生。
侯斌有次偶然在電視上看到殘奧會的一個小片段,他無比激動,他明白,這就是他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一大出路,希望能夠讓國旗在賽場上飄揚。
經(jīng)過反復努力,侯斌終于進入體校,有位教練愿意教他跳高,侯斌拼命練了4年。
1996年亞特蘭大殘奧會上,初次參加殘奧會的侯斌,以1.92米的成績奪冠,并創(chuàng)造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
國旗飄起來的那一刻,侯斌淚流滿面。“我之前想象過很多次這樣的場景,我覺得我應該能忍住,但看到國旗、聽到國歌的那一刻,我就覺得一切付出都有意義了。”
2000年再奪悉尼殘奧會跳高金牌,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他頭部意外受傷,以完全無麻藥狀態(tài)縫了四針后,依然第三次奪得了殘奧會跳高金牌。升起國旗的那一刻,他是全場最自豪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