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7月30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在今年6月17日發(fā)生的四川長寧6.0級地震中,與地震波“賽跑”的地震預警系統(tǒng)為距離震中近300公里的成都,提供了61秒地震預警信息,倒計時預警的場面火爆了微信朋友圈。“地震預警”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全國性熱點話題。你知道嗎,這樣的神器廈門也有!
把握防震減災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市應急管理局、市地震局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有力有序推進安全生產(chǎn)、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作為城市防震減災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2018年起至2020年,廈門將打造一個快速有效的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截至目前,全市已安裝752處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加大力度
密集安裝地震預警“神器”
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看上去是一塊普通的LED信息屏,屏幕上顯示日期、時間、實況天氣和天氣預報信息,還有地震圖文知識。一旦周邊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屏幕上就會閃爍相應顏色的預警信號,發(fā)布地震“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fā)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同時倒數(shù)讀秒,提醒地震波抵達的時間;如果地震烈度較高,它還會發(fā)出響亮的警報聲。
這種地震預警“神器”在我市密集鋪開建設。市地震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從2018年至2020年,我市規(guī)劃建設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任務數(shù)為1420處,覆蓋所有學校和60%以上的社區(qū)(村),其中2018年至2019年完成任務數(shù)994處,占總任務量的70%。到目前為止,已實現(xiàn)簽約898處,安裝752處。
與此同時,我市還鼓勵有條件的區(qū)進一步擴大預警終端的覆蓋率,實現(xiàn)社區(qū)(村)全覆蓋;鼓勵醫(yī)療機構、重要交通樞紐及其他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等建設地震預警接收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