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垃圾分類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在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xiàn)場會觀摩環(huán)節(jié)中,與會代表紛紛點贊廈門做法

與會人員在后坑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參觀。
臺海網7月1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昨日的廈門,天氣悶熱,忽晴忽雨,但這樣的天氣,并未阻擋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xiàn)場會代表們的腳步。短短一個上午的觀摩環(huán)節(jié),他們一口氣參觀了瑞景公園小區(qū)、金安社區(qū)高林一里、五緣第二實驗學校、湖里大件垃圾處理廠、后坑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廚余垃圾處理廠等六個點,可以說是步履匆匆,但代表們普遍認為,廈門垃圾分類成效顯著,經驗可復制可推廣,此行收獲滿滿。
作為東道主的廈門,對辦好這次現(xiàn)場會十分重視。據市垃分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早在3個多月前,他們就開始忙于現(xiàn)場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從六個參觀點的選擇,也能窺見廈門的用心。這六個點,既有代表前端分類的社區(qū),也有學校垃圾分類示范點,還有后端處理設施。瑞景社區(qū)瑞景公園小區(qū)和金安社區(qū)高林一里,一個是廈門首批垃圾分類試點片區(qū),一個是保障性住房小區(qū),兩個社區(qū)在開展垃圾分類方面都有聲有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五緣第二實驗學校參觀點現(xiàn)場,寫著廈門校園垃圾分類案例的展板,滿滿排列了整個廣場。
與會代表一路參觀,一路拍照,一路“淘寶”。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林坦說:“廈門的垃圾分類確實是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我看完以后覺得黨建引領,發(fā)動群眾做得非常好,分類這塊現(xiàn)在應該說基本上做到位了。”
漳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吳志民說,漳州垃圾分類工作剛剛起步,這次來廈門學習,很是時候。讓吳志民感觸很深的是,廈門推動垃圾分類,是從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等四個環(huán)節(jié)全鏈條推動,特別是末端處置設施建設超前謀劃,力度很大,已經建成了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廚余垃圾處理廠、有害垃圾處理廠、大件垃圾處理廠等一系列專業(yè)的處理生產線。
“末端處置設施配套了,讓老百姓看到自己分類好的垃圾能夠得到分類處理,政府才能取信于民,老百姓在前端分類才更有動力。” 吳志民說,廈門的經驗做法很有借鑒意義,很值得學習,讓人充滿信心,“我們回去也會好好干。”
垃圾分類融入多學科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融入社會實踐……廈門教育系統(tǒng)校園垃圾分類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也讓與會代表們紛紛點贊。“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學校影響一個社區(qū),這可以說是治本之策,值得好好總結推廣。”一位與會代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