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車鼓婆、一名車鼓公
妙語連珠的拌嘴俏皮話
詼諧滑稽的專屬“表情包”
它由閩南早期滑稽小戲——
"弄戲"演變而來
與歌仔戲淵源匪淺
它是“磨豆腐”磨出的智慧
是“最閩南”的草根藝術(shù)——
車鼓弄

▲車鼓弄非遺傳承人卓來治

關(guān)于車鼓弄的傳說
車鼓弄詼諧逗趣的表演形式,
自唐宋傳唱至今,
與“閩南音樂活化石”南音一樣
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關(guān)于車鼓弄的來歷說法不一
磨豆腐夫妻逗唱說

相傳在明代,同安有一對開豆腐店的夫妻,夜里磨豆腐時(shí)悶得慌,于是編歌對唱,打情罵俏,借以驅(qū)除疲勞。
鄰居聽到他們唱歌覺得風(fēng)趣有味,便紛紛邀請老夫婦過家去唱。
但他們原來是磨豆腐時(shí)唱的,到別處唱總不能背著笨重的石磨去,于是想出個(gè)主意,用裝豆子的斗籃代替石磨,戲弄玩樂,遂在民間流傳開來。
明末清初,車鼓弄傳到臺(tái)灣,成了海峽兩岸人民喜愛的民俗娛樂項(xiàng)目。
江湖俠義說

有的說是梁山好漢為了救宋江,化裝表演各種雜耍,其中有兩個(gè)人抬著一面打鼓,鼓里暗藏短兵器,邊表演邊混進(jìn)法場,救出了宋江。
這種說法和民間另一種文娛形式--套宋江的傳說一樣,都和宋江有關(guān)。
但是,另有一種說法和此說法相似,說是隋末,瓦崗寨義軍首領(lǐng)程咬金為救秦瓊,令將士扮作江湖藝人劫法場,人們?yōu)榱思o(jì)念和仿效這種俠義精神,就將車鼓弄傳承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