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退休的機關(guān)干部老林:
打開微信再遠都能見面聊天
從前,車馬慢,紙箋長。如今的老林,打開手機就能和天南海北的老戰(zhàn)友“見面”。
老林在機關(guān)上班,今年60歲,這個月就要辦理退休手續(xù)。“改革開放40年,對我來說意義很特別,我1978年參軍,到這個月退休,正好40年。”
最讓老林感慨的,是這40年通訊的巨大變化,“以前是電報和書信,難得摸到一次公家的電話,現(xiàn)在打開微信,再遠的戰(zhàn)友都能見面聊天”。
市民周女士:
出行便利休閑也有好去處
改革開放40周年,市民周女士最大的感受是,日子越過越美好。
周女士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能吃飽就不錯了,如今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想吃什么就可以買什么,想去哪玩就可以去哪玩。“廈門的發(fā)展也是日新月異,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現(xiàn)代化國際化。”周女士說,廈門的公共交通BRT、地鐵、幾座跨海大橋的開通,使得廈門人民出行十分便利,政府建設(shè)了許多的公園,不僅美化環(huán)境,也成為人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提升生活品質(zhì)。
市民老周:
我是文盲 兒子都是大學(xué)生
老周50年前出生在泉州市南安的大山里,直到十六七歲才穿上鞋子。
老周打小就沒念什么書,五年制小學(xué)都沒讀完,老周認為自己是文盲。
閑逛到20歲,老周跟著鄉(xiāng)賢走出了大山,從最簡單的事學(xué)起,慢慢學(xué)會了做生意,學(xué)會了做工程。沒有多少文化的老周,成了做工程的行家里手。
20年后,老周回到閩南,在廈門市中心高樓買了房。老周說,我夫妻兩個都是文盲,幾十年走南闖北,深切感受到“沒有文化”的苦處。老周三個兒子都是大學(xué)生,小兒子還在上海交大保研讀研究生。
回首往事,老周說這輩子非常知足,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對社會對身邊的人充滿了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