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意雯:“老”空姐廈航當“菜鳥”
到廈航前,蘇意雯是復興航空的空姐,有5年的飛行經(jīng)歷,可謂空乘中的“老前輩”。隨著復興航空倒閉、廈航面試通過,她決定走出臺灣。在廈門,她與所有人一樣,重新學習空乘知識,做一名“菜鳥”。“來的時候我已經(jīng)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了,一切歸零。”意雯說。
有過去的工作經(jīng)歷,意雯上手很快,有時乘客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她就能領會乘客想要什么,因此,她很快就融入到新的工作環(huán)境里。在她看來,工作中惟一的阻礙是兩地語言表達上的差異。拿土豆來說,臺灣說“花生”,大陸說“馬鈴薯”;大陸說“菠蘿”,臺灣說“鳳梨”等等。但時間長了,她也習慣了大陸的表達方式。
春運大幕今天開啟,意雯對此萬分期待。“臺灣沒有春運的概念。”意雯說,她要用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旅客。
這些天,意雯已感受到春運前奏時的忙碌:航班基本滿員,大家拿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乘機的孩子也多了起來。因此,意雯關注的細節(jié)更多,服務更加精細了。
雖然春運期間無法回家,但意雯期待著春運結束后父母來廈門探親。意雯打算帶他們到環(huán)島路、中山路、鼓浪嶼游玩,之后再去北京看看。

李靖妍:有空就出門成了“廈門通”
因為喜歡當背包客,李靖妍來到了廈航。在讀大學和研究生期間,她就曾多次來大陸交流,對大陸也算了解。
“大二的時候我來過廈門,覺得跟現(xiàn)在很不一樣,這里進步得很快。”李靖妍說,如今她已經(jīng)漸漸習慣了廈門的生活。雖然來這里時間不長,游玩的時間有限,但只要一有空,她就會出門,感覺自己已成為“廈門通”,“基本玩遍,但我還沒有吃夠”。
不久前,李靖妍與臺灣的學弟學妹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周末,“他們來廈門大學交流結束要回去了,大家就一起騎共享單車環(huán)島游,紀念這個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