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之魅
“廈門綠”充滿新家園
“零碳排放”——這是廈門會晤的一個承諾和實踐。
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廈門中和會晤期間因交通、餐飲、住宿等產生的二氧化碳,以更為亮麗的風采、清新的環(huán)境迎接嘉賓,這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史上尚屬首次,將成為國內外大型會議碳中和林的又一示范樣板。
廈門素有“海上花園”之稱,綠色發(fā)展理念深入城市肌理,全市建成區(qū)綠化覆蓋率達43.62%。2016年,大美廈門遭受超強臺風“莫蘭蒂”的重創(chuàng),廈門重新梳理這座城市,堅持綠化、彩化、花化、文化、變化等“五化”理念,遵循“適種、經濟、美觀”原則,全面加快推進園林綠化重建提升,2016年,全市完成新增園林綠地487公頃,完成年度任務的121%,其中新增公園綠地166公頃,完成年度任務的166%。
“一路一景、步移景異、時時有花、季季有彩”,鷺島被臺風刮走的“顏值”重新恢復并刷出新高度,在市民的家門口,這些綠色福利看得見、摸得著, 廈門大學外教、來自俄羅斯的亞歷山德拉說:“廈門就是一個天然氧吧,多層次的綠化讓人內心很平靜,也能讓心歸于平靜。”
當前,廈門正全面推廣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類工作,從健全分類回收再利用體系、完善居民小區(qū)硬件設施等多方面入手,精細化管理城市。

白鷺洲是廈門城市之肺,是鷺島的城市花園。(本報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