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廳
市鳥白鷺呈現(xiàn)祥和融洽
走過迎賓長廊,就來到了迎賓廳。
“這個迎賓廳的設計,也具備濃郁的廈門元素。”焦力告訴記者,迎賓廳以白色金屬穹頂為主調(diào),兩翼分列海紋肌理淺弧凹龕,整體創(chuàng)意來自廈門市鳥白鷺的純凈與圣潔。
“白鷺棲息,表達的是與會嘉賓彼此的祥和與融洽。”焦力說,這處的設計理念是,參會元首們經(jīng)過“丹冠飛羽”的長廊,空間承轉啟合地進入一種安靜平和的棲息之地。同時,在這樣的迎賓廳內(nèi),嘉賓握手合影,呈現(xiàn)的是一種“主賓無間”的氣息。

鳳凰廳
充滿了閩南文化元素
鳳凰廳是此次廈門會晤的最重要會議場館之一,舉辦的是金磚五國大范圍會議。這個大廳的設計,則充滿了閩南元素。據(jù)焦力介紹,該空間的總體設計靈感,來自于“竹”的造型。其中,天花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圓形,形似竹子的剖面,上面雕刻了寓意富貴和財富的中國傳統(tǒng)元素圖案。
天花板正上方的五瓣吊頂花燈,直徑9.3米,重量卻只有180千克。據(jù)負責此次裝飾的工程師孫銀勃介紹,燈罩使用的是新型高透光輕型納米碳纖維板,“這種纖維板非常輕,由北京化工大學研發(fā),在全國范圍內(nèi)第一次被運用在燈具上”。
會議室四周墻面的上部,“飄揚”著一條五彩斑斕的銅板,紅、藍、綠、橙、黃分別代表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除了顏色,這一圈銅板還有不同的紋飾,營造出了豐富的層次感。“這條銅板還融入了福建惠安女服飾袖口的彩色圖案,在空間中起到了點綴的作用。”焦力說,將惠安女服飾袖口的彩色圖案運用在這一造型中的靈感,是中央工藝美院一位設計師提供的。
尤為引人注意的是,鳳凰廳的主背景墻造型取自展開的竹芯造型,以硬包為主要材料,頂部位置有一條以五國國花為圖案的福建德化瓷造型設計,將閩南地域文化與新材料進行了很好的融合。
而鳳凰廳的地面,為整塊藍色花紋地毯,家具為圓形會議桌。木紋顏色比立面造型顏色略重,目的是增加空間的穩(wěn)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