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遍地開花吃貨們有口福
廈門什么時候開始有夜市?無從考證。
“廈門夜市較早的應該是集中在廈港街道一帶。”知名閩南民俗專家彭一萬說,那時,廈港街道漁民云集,周邊寺廟、戲院也較多,人來人往,慢慢地就形成了夜市。
另外,早期鼓浪嶼上也有幾個小夜市。“記得很小的時候,我住在鼓浪嶼上,那里有一個專唱歌仔戲的戲院,戲院下面就是菜市場,到了晚上,非常熱鬧,也算是一個比較小型的夜市。”彭一萬說。
當然,那時候的夜市主要以餐飲為主,吃的多是花生湯、餛飩、面條等閩南特色的食物,飲品方面主要是茶館。
后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廈門的夜市發(fā)展迅速。短短數(shù)十年間,廈門的夜市已是“遍地開花”。不僅如此,夜市的種類也是相當豐富,從“高端大氣”到接地氣,應有盡有。
“目前,廈門的夜市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大同路、定安夜市、大學路夜市、西堤咖啡一條街、殿前夜市、枋湖夜市、湖里建行步行街、SM城市廣場、江頭后埔、集美石鼓路等一帶。”彭一萬說,夜市文化,主要以飲食為主,再帶動周邊產(chǎn)品配套的服裝、飾品等銷售,這些產(chǎn)品互相映襯,十分豐富。
在大同路、定安夜市、殿前夜市、江頭后埔等地,從傍晚到深夜,各類店鋪齊齊開張,主要以各類小海鮮為主打,也有臭豆腐、蘿卜絲餅、海蠣煎、各國烤肉等,頗具廈門特色。
而在中山路、湖里建行步行街、SM城市廣場等一帶,夜市經(jīng)濟也十分火熱,主要以購物兼帶飲食為主。
比較“洋氣”的夜市,是在西堤咖啡一條街。在風景秀麗的筼筜湖畔,一棟棟老別墅被改造成了咖啡館、西餐廳、酒吧。到了晚上,許多白領、高管齊聚在這里,熱鬧無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