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
「 兩岸同源鳳山祖廟 」

鳳山祖廟的歷史悠久,在坊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先有灌口鎮(zhèn),后有老街;先有鳳山祖廟,后有灌口鎮(zhèn)”。

鳳山祖廟
1
坐落于老街北側(cè)的鳳山祖廟,始建于啟禎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2
祖廟為前后二進(jìn)挑山琉璃瓦頂結(jié)構(gòu),總建筑面積共567平方米。
3
祖廟的門庭異常開闊,而且斗拱雕琢,富麗堂皇;燕尾翹脊,飛揚(yáng)天宇;檐頂、柱頭、壁飾皆甚精致,各式石雕栩栩如生……


鳳山祖廟祀奉“清源真君二郎神”,后人稱之為 “大使公”。值得一提的是,鳳山祖廟與臺灣有著特殊的淵源。
●明末清初,灌口成為鄭成功反清復(fù)明的基地之一,鄭成功收復(fù)臺灣時,他手下的將士最早將鳳山祖廟香火傳至臺灣。
●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灌口大批陳氏子民遷居臺灣繁衍,也帶去了鳳山祖廟的“清源真君”信仰。
●現(xiàn)今的臺北、彰化、嘉義、臺中和云林等地鳳山廟香火都是來自灌口的分爐。目前,臺灣奉祀灌口鳳山廟香火的廟宇多達(dá)160多座,是臺灣四大民間信仰之一。

平日里老街古廟莊嚴(yán)肅穆,靜靜地聆聽鄉(xiāng)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祈愿;而當(dāng)各地的香民齊聚于此時,它就成了十里八鄉(xiāng)最熱鬧的地方,以信仰之名為所有同根同源的人們搭建起文化與情感交流的橋梁。
你記憶中的的灌口老街是什么樣的呢?
歡迎留言評論~
(來源:天下集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