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短片展映策劃3個單元,分別為“奮斗成長”“華人血脈”“光影集美”,以青春成長、親情倫理為主軸,用青年影人的視角,展現(xiàn)當代青年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和擔當,以及對未來的暢想。
截止目前共進行短片展映8場,現(xiàn)場觀眾達六百余人。展映期間,影片受到廣泛關注,后臺收到許多觀眾熱議,我們節(jié)選了部分隨筆影評,再次共同感受光影魅力!

? 影片:《帶媽媽出去玩/A Trip with Mom》
? 導演: 隋淑芬(中國臺灣)
? 影片簡介:
夏昌明為了照顧失智又失能的年邁老母,長期失業(yè)在家,家庭經(jīng)濟全靠妻子支撐。妻子埋怨而攜子離家,母親時?不識兒子,長年親伺起居的身心疲乏,與排山倒海二來的經(jīng)濟壓力,終于逼得他決定展開新生活。但在那之前,他必須先帶媽媽出去玩。

在列車即將離去的時候,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朦朧的她在這一刻的意識到底是什么狀態(tài)呢?我看到了這樣的她,一開始眼神僅僅是蘊含著擔心兒子沒有上車的清澈,有那么一瞬間意識猛然切換到清醒狀態(tài),眼神里全是難以置信和痛苦,難以置信兒子帶自己出門玩居然是為了把自己落下,痛苦的是從小養(yǎng)育到大、自己不離不棄的兒子最后要把自己丟了?;蛟S在這個時刻的她的意識不管是什么狀態(tài),最后的結果都不會改變。那一刻意識混沌的她會可能被政府收留或者流浪等等;那一刻意識清醒的她,身為母親的她怎樣也不愿意回去的吧,寧愿自我亡命天涯,好過被最親近的人放逐。我私心地希望,那一刻的她是個“不清醒”的人。

影片以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遭到鄰里和兒媳嫌棄為始,引出主人公單親家庭的境遇:老夏去世,母親年邁精神失常,上有老下有小的小夏獨自扛起生活的重擔。而當妻子帶著孩子離開的他的身邊,夜深人靜獨自抽煙,心里已然謀劃了一場“特別”的旅行。
帶著媽媽去臺北玩,母子二人共度的很多美好的時光,也不會讓人對小夏此行的動機產(chǎn)生懷疑,而打老虎機時的冷眼旁觀到不忍拋棄將其暴露無遺。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想斗爭之后,小夏還是選擇了將母親一人送上火車,目送她的離去,一個窗子兩個世界:車窗外是小夏迷離的眼神,車窗內(nèi)是老母親那令人深刻的絕望的痛苦的眼神,這個眼神也將伴隨著小夏的余生。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提到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如何對待患有精神失常的母親,是生活重壓下小夏的難題,能體現(xiàn)不同的價值選擇,選擇了拋棄也即選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無法評判其對錯,只知道此后良心與倫理上的譴責是逃不開的劫。

《帶媽媽出去玩》雖然是部短片,但故事情節(jié)很完整。影片講述了小夏母親患有阿茲海默癥,生活不能自理。小夏為照顧母親,失業(yè)在家,經(jīng)濟困難。小夏的老婆無法忍受照顧婆婆,帶著兒子出走,小夏最終以“帶媽媽出去玩”為借口來解決這一切。
印象很深的片段是兒子將母親送上列車,母親還想著幫兒子占座,一直招手讓兒子過來。直到列車緩緩開啟,母親驚恐地看著站在站臺上同樣看向她的兒子,那一刻她顫抖的眼神中好像有太多的情感,直到列車緩緩離去。回到家中,只有小孩還在關心奶奶去哪里了,與媳婦的冷漠和男主人公的掩飾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也體現(xiàn)了成人世界的復雜。

*以上言論屬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來源:看見集美J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