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臺古風琴離開八卦樓,遷至鼓浪嶼復興路69號“安家”。

“亞歷山大”風琴的外形酷似中國古典家具梳妝臺。
臺海網(wǎng)8月2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昨日,鼓浪嶼風琴博物館臨時展館正式對外開放,58臺古風琴離開八卦樓,遷至鼓浪嶼復興路69號“安家”。
昨日早上,展館揭幕,市民游客步入其中,便被琳瑯滿目的古風琴吸引。展館分為兩層,共8個展廳。一層主要展出來自19世紀中后期的古典風琴,在剛進入口的醒目位置,中西合璧風格的“亞歷山大”風琴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架風琴身世顯赫,是法國最著名的簧片風琴制造商“亞歷山大”的杰作。它的外形酷似中國古典家具梳妝臺,琴身雕刻有精美的竹菊圖案,兩旁還立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龍。二樓展廳則展出實用又象征上流社會地位的鏡子風琴,以及20世紀后期出現(xiàn)的具有現(xiàn)代特色的電子風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卦樓原地保護的諾曼比爾管風琴也以別具一格的形式現(xiàn)身——它的部分裝飾音管掛在臨時展館內(nèi),其中幾根裝飾音管還和館內(nèi)最小的風琴“拉維利”一起展示比大小,十分有趣。
據(jù)介紹,展館將不定期安排講解和演奏服務,令市民游客更深入了解風琴歷史,近距離感受風琴的魅力。而根據(j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展館接待限量為最大承載量的75%,一層瞬時承載量為60人,二層瞬時承載量為20人。市民游客可關注“廈門市鼓浪嶼文化旅游發(fā)展中心”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購票,錯峰出行。
8月1日八卦樓啟動修繕提升工程,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展品的保護搬遷工作也同步開始。目前,八卦樓修繕提升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原先珍藏于樓內(nèi)的文物也得以穩(wěn)妥保管。(文/圖 記者 林路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