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月1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文 采訪對象供圖)“大哥,出什么事情了?”“老人家摔倒了,不能動,可能傷到骨頭了。”
上周六下午,這揪心一幕,在廈門中山路泰山路口附近發(fā)生。
一名百歲老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廈旅游,卻不慎摔傷。思明區(qū)城市義工陳桂清等義工們急人所急,緊急出手相助。
陳桂清趕來前,老人被家人扶坐在了一旁的石凳上。老人摔倒后,寸步難行,這家人一臉焦急,束手無策。
他們的車停在鷺江賓館附近,但是中山路車輛禁行。從事發(fā)地到鷺江道,近300米的路,如何是好?“抱著走肯定不行,容易造成二次傷害。”陳桂清了解情況后,立即寬慰受傷老人道,“不用擔心,忍耐一下,車我來想辦法,很快就到”。
50歲的陳桂清,加入思明城市義工6年時間,每周末都在中山路片區(qū)做義工,這一帶的情況她了然于胸,對于急救知識,她也頗有經驗。
她隨即撥通了鑫中華中山路綜合巡查隊的值班電話,請求巡邏電瓶車支援。等車的功夫,一旁東記魚粥店的老板林麗榮也給老人端來了一杯暖開水,老人的愁容這才稍解。
不到3分鐘,巡查隊員開著電瓶車趕到。隨后,隊員們和陳桂清一起,將老人抱上了電瓶車。“巡邏電瓶車”化身“救護轉運車”,小心慢行,這才將老人轉運到了鷺江道路口,扶上私家車送醫(yī)。
當導報記者找到陳桂清時,她笑著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在中山路,我們的紅馬甲很顯眼,有需要,就找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