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2月2日訊 據(jù)廈門廣電網(wǎng)報道 投入廚余垃圾、啟動按鈕,將倉體溫度控制在60攝氏度左右,廚余垃圾就會被生物菌分解成氣體,剩余的殘渣還會變成有機菌肥。最近,湖里金安社區(qū)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臺“廚余垃圾的處理神器”。

上午8點多,金安社區(qū)居民鄒奶奶提著一個綠色的廚余垃圾桶來到了小區(qū)里的清潔屋,經過垃圾分類督導員的檢查,鄒奶奶的廚余垃圾分類做得不錯。隨后,工作人員啟動了廚余垃圾氣化處理設備。工作人員介紹,這臺設備采用的是廚余垃圾生物氣化技術,在生物菌的作用下,廚余垃圾中的水分會被分解成無色無味的氣體排出,剩余的殘渣在2-3個月后還會變成有機菌肥,降解率高達95%。果蔬垃圾只要半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分解,肉類垃圾則需要1到2個小時,一臺設備的日處理廚余垃圾能力能夠達到100公斤。
居民 鄒世恒:先把廚余垃圾放進過濾網(wǎng)里面然后再拿起來,就不會像以前一樣,積累多了就變臭了,它這個通過處理之后,變廢為寶了。

云芯智慧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曾羽:如果每天投放100公斤垃圾,3個月來說的話,大約9噸的垃圾,實際上產出的肥料在450公斤,剩下8噸多的垃圾,通過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排出去了。
據(jù)了解,今年9月以來,金山街道廚余垃圾氣化處理試點在金安社區(qū)展開,下一步社區(qū)還將擴大試點范圍,服務更多的居民,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
金山街道金安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 孫偉杰:從廚余垃圾到生產到菌肥,到給居民使用,居民就覺得廚余垃圾不是說倒掉就完了,它可重復循環(huán)利用資源化,從中也做到讓廚余垃圾不出小區(qū)的一個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