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居民響應:老物件無償捐出來
倡議發(fā)出后,當?shù)鼐用窦娂娔贸鲎约业膶氊?。今?0歲的石水加是社區(qū)居委會原副主任,剛退休幾個月。他不僅是何厝宋江陣教練,還是祖?zhèn)鞯谒拇止ぴ齑瑐鞒腥?,他把曾祖父留下來的手工拉鋸等捐了出來?ldquo;這些工具有100多年歷史了,它也完成了自己的功能轉化,從養(yǎng)家糊口到精神傳承。”石水加說,他兒子見過他造船,但孫子沒見過,希望后代們以后通過博物館了解祖輩們是怎么奮斗的。
58歲的何明全把祖父留下的木床和木椅都捐了出來。他說,20多年前,有人到他家里出7000元要買那張床,他母親不肯賣,說她睡習慣了。后來搬新家,很多家具都換新的了,但那張床仍跟著住進了新房。“送進博物館能代代相傳,憶苦思甜,老人要惜福,年輕人要懂得幸福來之不易。”何明全說。
64歲的何晚得也把爺爺留下的拜天公時裝年糕的盤子、鋼制酒壺、油燈、石頭香爐等都捐了出來。居民姝婧的婆婆把珍藏多年的村凳洗好后也捐了出去。20年前,收購商出價200元她不賣,放在樓下?lián)谋蝗送底撸徒o村凳糊上了廣告紙。
還有熱心居民通過各種關系,聯(lián)系身居海外的何厝人,征集有何厝印記的老物件。

老居民說,收購商要買,我不賣,要捐給博物館。
有人赤膊上陣:和收購商“搶”先機
沒幾天功夫,村民們就捐了不少老物件,包括整套近百年的佛龕、祖龕,民國的床、梳妝臺,近百年的南洋鐵皮箱。其中有些老物件來之不易。
得知舊村要改造,前來收購老物件的人也多了。熱心居民們行動起來,和收購商“搶”先機。一位熱心居民指著博物館里何明杰捐贈的西式洋床說:“那張床就是從收購商那里搶來的。”他說,何明杰的家人在電話里告訴他們,收購商看上了那張床,談價錢前,她先打電話問博物館要不要,不要就賣了。確認博物館要,她當即回絕了收購商。
接到電話后,內(nèi)聯(lián)組立即派人去何明杰家,將西式洋床搬到了博物館。“大家的意識更強了,這讓我們很感動。這也給我們上了一課,要搶奪先機。”內(nèi)聯(lián)組負責人說。
54歲的何春界也是內(nèi)聯(lián)組的一員,他開玩笑說自己沒老物件就“捐力氣”。只要有居民打來電話說要捐老物件,他立馬跑過去。烈日下,他赤膊上陣,和幾名壯漢抬回300多斤重的石臼,一趟又一趟地拉板車,汗如雨下,而他樂在其中。(文/圖 記者 林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