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垃圾分類點,劉君子先把垃圾桶擺放整齊。

君子把傘放在大堂方便大家使用。 (圖/記者 李曉輝 攝)
臺海網(wǎng)6月4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在海滄融信海上城小區(qū)7號樓大堂,有一把雨傘“常駐”。這把雨傘是垃圾分類督導員劉君子放的,方便居民們雨天投放垃圾時使用。劉君子的貼心服務贏得居民的支持,其他督導員也學習借鑒了她的做法。海盛社區(qū)居委會書記李藝彬評價:“劉君子人如其名,她的點滴付出,讓居民們心悅誠服地做好垃圾分類。”
細心周到
一到垃圾分類點 先將垃圾桶擺整齊擦干凈
上周六一早,天色有點陰沉,垃圾分類督導員劉君子像往常一樣,一到督導點就先將雨傘掛在大堂柜子醒目位置?;氐嚼斗劈c,她把整排垃圾桶碼放整齊,讓每個桶都在一條直線上,同時檢查垃圾桶整潔度,發(fā)現(xiàn)哪里臟了立馬擦干凈。“人人都怕臟,所以我每天盡可能把這些細節(jié)做好。”劉君子說。
記者看到,劉君子所負責的垃圾投放點就在梯口正前方。劉君子說,不少居民將車停在地下車庫,沒有隨身帶傘的習慣,下雨天只能拎著垃圾小跑著沖向垃圾桶,這樣很容易滑倒。為此,她特地從家里拿了一把雨傘,放在大堂進出口旁,方便大家使用。
“她很為大家著想,有時候被人錯拿了雨傘忘還,她也不計較。”居民林先生說。劉君子擔任垃圾分類督導員已有一年半,除了監(jiān)督、引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她更將自己定位為居民的服務員。“我是來服務大家、服務社會的。”她說,做督導員首先要有公益心,才能更好地向居民詮釋“垃圾分類造福子孫”的意義。
以禮服人
耐心勸導年輕人學分類
居民垃圾桶臟了幫忙洗
“個別居民不按要求垃圾分類,引導后,第一次會排斥,第二次會感謝,第三次就學會分類了。”劉君子說,讓居民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得靠耐心溝通和行動去引導。
劉君子負責的樓棟有四五百戶居民,每個月她都要入戶走訪。有新租客搬進來,她也會上門提醒住戶做好日常垃圾分類。
居民樓哪戶人家垃圾分類做不好,劉君子會重點關(guān)注,見到了就禮貌地打招呼“您好,今天的垃圾分類了嗎?”有些年輕人垃圾分類很馬虎,比如廚余垃圾袋里都是湯湯水水,其他垃圾袋中裝了礦泉水瓶,瓶中還塞了煙頭??匆娺@樣的情況,劉君子會先叫住年輕人,當面教他們?nèi)绾畏诸悺?/p>
曾經(jīng)有個居民習慣拎著桶來倒垃圾。劉君子看他不僅垃圾沒有分類,而且垃圾桶也很臟,于是勸說:“你的桶都臟了,我這邊有水,幫你洗一洗吧。”這樣一次兩次后,這個居民不好意思了,主動向她道歉并表示今后會注意做好分類。
(記者 吳??? 記者 李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