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提供研判支撐
2018年8月,黃作新被借調到公安部開展研判工作。在公安部工作期間,他高效完成了重特大案件研判任務,以及各類活動審查任務。
在一次審查過程中,黃作新發(fā)現一名網逃人員藏在北京郊區(qū)。由于難以判斷其具體位置,他搜尋了許久未果。此時,這名嫌疑人在朋友圈曬出一輛車子的照片。“這會不會是嫌疑人的車輛?”黃作新興奮起來。后經調查發(fā)現,那是輛僵尸車,黃作新有些失望,但他沒有放棄,而是繼續(xù)對車子進行研判,發(fā)現車子停放位置在順義區(qū)。黃作新判斷,嫌疑人很可能就住在僵尸車附近,于是順藤摸瓜,抓獲這名嫌疑人,為安保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公安部等領導高度肯定。
除了完成公安部的任務外,黃作新還支援廈門乃至福建省的案件研判工作。為能迅速落實反饋研判信息,他24小時手機不離身,一接到電話就立即到崗,爭分奪秒開展工作。
2019年5月15日,湖里派出所在郵輪中心發(fā)現一男子疑似江蘇逃犯盧某。但嫌疑人出示的身份證顯示,他叫黃某,老家在貴州,與盧某身份不符。民警懷疑,黃某是盧某“漂白”后的身份。接到消息,黃作新迅速幫忙核查,與江蘇、貴州警方聯系,一小時內就確定黃某出示的證件信息與當地登記的信息不符,且其辦理身份證的時間在盧某被網上追逃之后,很可能是盧某“漂白”的身份。民警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訊,該男子很快就承認他就是逃犯盧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