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11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李立宇 洪偉晟/文 沈威/圖 通訊員 薛兆鐮)6月15日,海峽論壇重要活動之一、第二屆創(chuàng)意涂鴉巡回賽,將在一個非常“集美”的地方,盛大啟航,這里便是集美大社。
大社,位于集美最南端,既是古集美的發(fā)源地,也是陳嘉庚的祖上陳氏族親遷居繁衍的地方。來到大社,閩南味的古厝、南洋風(fēng)的僑樓、嘉庚韻的建筑,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重要打卡元素之一。
不信?那就隨著導(dǎo)報記者的腳步,去感受一下吧!
A 古厝的閩南味
大社路,集美最長且最老的一條青石板路。據(jù)說,集美街道特地從泉州惠安請來幾十位工匠,采用傳統(tǒng)工藝,修舊如舊,這份難得的古韻才得以留存至今。

▲大社建筑
沿路前行,不久,就有一處美麗的景致映入眼簾——一棟綠瓦白墻、龍脊鳳檐、雕梁畫棟的華麗祠堂。它,便是集美大宗祠。大門、前廳、左右兩側(cè)護廊、中間天井和后大廳構(gòu)成了這座宗祠。殿堂正中,整齊陳列著陳姓先祖的牌位。廳堂上,懸掛兩塊匾額,一方題為“尊親堂”,是明嘉宗天啟五年御賜給陳文瑞的;另一方則題著“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是毛澤東同志贈予嘉庚先生的。它們記載了集美陳氏家族的最高榮耀。
在宗祠右后方,是二房角祠堂,里面供奉著“開閩王”神像。集美區(qū)政協(xié)文史顧問陳新杰說,在集美社,有以大社為主的十個角落,每個角落都有自己的宗祠,二房角是其中之一。每年元宵節(jié)掛香巡游,每個房角都有一支自己的隊伍。待吉時一到,“扶國尊王”王審知、“進士祖”陳文瑞以及王審知夫人、妹妹、黑面祖師等“三尊王”的神像都將被八抬大轎請出,沿街轉(zhuǎn)巷巡游,熱鬧非常。
宗祠對面,則是不能不提的大社戲臺。據(jù)陳老介紹,這是上世紀,為鄉(xiāng)民勞作后共同娛樂所建。大社的老人們也愛聽歌仔戲,因此,每年元宵節(jié)前后和陳嘉庚生日前后,這里都會上演“大戲”。
沿途之中,你還能不時遇見出磚入石、墻石混砌的紅磚厝。這些兩端探出、高昂翹起的燕尾脊,檐邊有故事的泥塑剪瓷,鏤有動物花卉的雕飾,以及古舊而簡樸的木板門等,無不浸透著濃濃的閩南味。這些古厝原已少有人住,不過隨著大社文旅街區(qū)的不斷打造,卻吸引了越來越多藝術(shù)家前來入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