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掃黑除惡知識答題10000個紅包等你搶
本文字數(shù):1874字 18圖 閱讀時間:6分鐘
電影有《南北少林》
海滄有《南北兒媳》
不好意思,說的不是電影
是她倆
↓↓↓
蔡絨花,被厝邊們稱為天竺山下最美的花。她照顧癡呆婆婆20年,還改變了一個家,如今走上了幸福之路。今年4月27日,“今日海滄”推出報道后,引來眾多海民點贊,呼之為:別人家的好兒媳。
↓↓↓
海滄最美“絨花”,和癡呆婆婆情同姐妹,堅守20年改變一個家
今天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別人家的好兒媳——溫來喜。27年來,她放棄生意,“賴”在家不出去掙錢,干了一件在她看來平常不過的事——照顧婆婆。
說到這個溫來喜啊,不要說她80歲的婆婆夸自己眼光有多好,找了個好兒媳,厝邊們都說溫來喜就是大家標配的榜樣。
婆媳不是天敵,是“戰(zhàn)友”
溫來喜家住水云灣社區(qū),海滄君剛入社區(qū)說采訪,厝邊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真的要好好報道她一下”、“她說照顧婆婆理所當然,我認為已洗禮了我的三觀”、“婆媳本來就不是天敵,是戰(zhàn)友,共為一個家庭奮斗,是同一個戰(zhàn)壕的”……
打住哈,待會再夸,先實地采訪下
紀阿婆在53歲時,因一次摔倒扭傷了腳,左腳不能彎曲,輪椅也沒法坐,得常年臥病在床。而且,這一躺就是27年。
這27年來,紀阿婆的床前不僅有孝子、孝媳,還有孝孫。
早年,溫來喜的丈夫謝友進身體還算硬朗,夫妻倆每半年就要背著行動不便的母親坐船、趕車,輾轉在廈門、泉州、漳州幾個城市之間尋醫(yī)問診。每次去醫(yī)院療養(yǎng),一次就要住上大半個月,夫妻倆還能輪流陪床照顧。
自從丈夫患病,身體狀況也急轉直下,溫來喜一時之間要照顧起兩位病人,負責他們的日常起居。為此,溫來喜放棄了蒸蒸日上的海鮮生意,回到家中擔起照顧兩位病人的重擔。
現(xiàn)在,溫來喜負責老人的護理工作,而謝友進則幫忙料理老人的一日三餐。每個月去醫(yī)院拿藥的任務,則交給了溫來喜的兒子小謝。
每天晚上,小謝和妻子下班后都會去紀阿婆那聊會天。再加上放學回家的孩子們,紀阿婆的房間總是家里最熱鬧的地方。
婆婆:這個兒媳讓我賺到了
雖然沒能根治病痛,但今年以來,紀阿婆的身體和精神都有所起色。紀阿婆喜歡和人聊天,厝邊來訪,她總能說起在漁村的往事和老友。
紀阿婆逢人也??錅貋硐?,“我眼睛亮,找對了兒媳婦,讓我賺到手了。”當時兒子謝友進到適婚年齡時,是她先相中了溫來喜,隨即促成了這樁婚事。
溫來喜,是水云灣社區(qū)公認的好媳婦,對婆婆的照料從物質到精神上事無巨細。
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里,只有紀阿婆的房間有一面落地窗,可看到海滄湖全景。無法下床的日子里,紀阿婆除了看電視,還有高處風光可欣賞。為了給紀阿婆解悶,房里的電視也調配了多臺閩南語頻道。
溫來喜和丈夫在家?guī)缀跏?4小時輪流看護,時不時地要進老人房間看看,添一壺熱水再聊上一會。
因為紀阿婆的左腳不能動彈、也不讓人碰,還不能坐輪椅。定期換被褥保持每日身體清爽,成了溫來喜最頭疼的事。為了減少婆婆的疼痛,年近六旬的溫來喜,只能彎著腰 ,一點點地把老人身下的舊被褥抽出來,再把新被褥慢慢放回去。每換一次都是一次體力與耐心的“持久戰(zhàn)”。
定期送紀阿婆去醫(yī)院打點滴止痛,現(xiàn)在也成為溫來喜發(fā)愁的“大工程”。既不能碰到腿,還得把行動不便的紀阿婆“搬”出家門,只能叫來救護車。
“醫(yī)護人員用擔架把她從床上移到擔架上,再坐救護車到醫(yī)院。”現(xiàn)在的溫來喜做起這些體力活,也有些力不從心。
不過,有兒女一起來分擔,溫來喜在做這些繁重的護理工作也省了不少心。
溫來喜:婆婆也是咱的媽
現(xiàn)在,溫來喜的家中已是四世同堂。除了照顧婆婆,溫來喜還得接送孩子。
溫來喜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的,早晚接送孫子、孫女上學,期間買菜回家煮飯、整理家務。家中窗明幾凈,電視機旁的一張張全家福讓人看著很是溫馨。
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27年,溫來喜沒有怨言,說的最多的反而是憐惜。“我婆婆命苦,摔傷的時候才53歲,還很年輕。這么多年也不能出門,只能天天在家躺著,也是可憐。 “
而紀阿婆對媳婦溫來喜則有些“愧疚”,“這么多年,讓她跟著我受累了。” 溫來喜的母親也生病多年了,但是因為家務繁多,沒法同時照顧兩名臥病在床的老人。溫來喜只能讓妹妹在娘家?guī)兔?,對此紀阿婆心生“愧疚”。
其實,當年也有人建議溫來喜夫妻倆,將老人送去養(yǎng)老院,但溫來喜夫婦都拒絕了。
在搬入水云灣之前,溫來喜一家八口人“蝸居”三居室。紀阿婆“獨占”一間房,兒子兒媳和孫子一間房,溫來喜帶著孫女跟女兒一間房,丈夫謝友進則窩在房間的飄窗上睡了3年。即使如此,一家人還是悉心照料著老人。
現(xiàn)在有了新房子,紀阿婆還是有自己的“專屬”房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照顧好老人,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沒什么可說的。”溫來喜這份“理所應當”的孝道,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代代傳承,也是這個大家庭的“傳家寶”。
網(wǎng)友@說一不二:孝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滋養(yǎng),是需要繼承和保護的。
厝邊老胡:家風連著政風連著民風,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溫來喜、蔡絨花,就是家和萬事興的代名詞。
厝邊劉女士:家風家訓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傳承家風重在身教。在這一點上,溫來喜又是一個生動的“樣本”。
 
要說蔡絨花、溫來喜是別人家的好兒媳,不如說是海滄人的好兒媳。其實,在海滄,這樣的好兒媳還有很多很多,她們的付出,已成為在海滄?zhèn)鞒膬?yōu)良家風,事跡會教育一代又一代人。
海滄是傳播耕讀與孝道文化的熱土。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蒙曼,也曾如此點贊海滄:一個充滿活力和充滿精神追求的地方。
我們相信,在海滄, 孝老愛親的故事還會不斷上演。
福利貼
10000個紅包雨又來了!
尚未參加線上答題的朋友
趕緊關注“今日海滄”
然后在“今日海滄”界面
點擊下方菜單“掃黑除惡”答題
答題規(guī)則可戳下方鏈接▼
海滄:動起手來參與“掃黑除惡”,30000個紅包等你搶答
這次沒搶到也沒關系
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紅包雨等你哦
文案/編輯:陳亞麗
攝影:陳亞沙
部分圖片:海峽都市報
校對:暨王月
來源:今日海滄公眾號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N0pza0T7MKn9R4wZlkUb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