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巧解糾紛>>做社區(qū)居民的知心人
“如果不是遇到了您,我們可能一輩子都會有遺憾吶!”四個月前的一個上午,吳秀丹正在金安社區(qū)幸福廣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一對老年人走了過來,女方說,她和男方離了婚,暫時還住在一起,因擔心男方孩子對此有意見,引發(fā)糾紛,想要在家里裝個攝像頭。
從老人的言談舉止中,吳秀丹敏銳地察覺到,兩位老人之間仍有感情。于是,吳秀丹多了個心眼,將女方留了下來,仔細詢問前因后果。原來,這是一對重組夫妻,因雙方子女的干涉加上重組后雙方家庭財產(chǎn)分配問題,引發(fā)劇烈家庭矛盾,不得已只好離婚,但心里仍然放不下對方。吳秀丹心疼地看著老人無奈且不舍的眼神,心中暗下決心,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這對老人。隨后的數(shù)周,她一次次走訪、聯(lián)系老人的子女,從中調解、協(xié)調老人的子女處理財產(chǎn)糾紛,終于,化解了老人和子女之間的矛盾,兩位老人得以復合。
一次咨詢挽回一段十幾年的感情,這對吳秀丹和她的“秀丹退休法官工作室”來說,已是常事。她自己也記不清,她為婦女群眾,提供了多少咨詢,在這個工作室里,化解了多少家庭矛盾。
有一次,一位妻子因丈夫邋里邋遢、不管孩子的教育,經(jīng)常與丈夫發(fā)生矛盾,想要離婚,為此向吳秀丹征求意見。吳秀丹意識到,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的表現(xiàn)才是造成這對夫妻矛盾的問題根源,她和孩子面對面平等交流,一回、兩回…孩子漸漸放下了敵意,從愿意和吳秀丹溝通,聽取吳秀丹的教誨,到與父母及長輩溝通。孩子的進步和改變,讓他的父母喜上眉梢,夫妻間的矛盾也在無形中化解了。
在社區(qū)參與調解近七年,面對各類家庭矛盾糾紛,吳秀丹用她幾十年豐富的調解經(jīng)驗,敏銳的觀察力和無微不至的細心,為居民排憂解惑。
開設普法小課堂>>做婦女群眾的貼心人
“不為名不為利,把鄰里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吳秀丹把社區(qū)的婦女們當成自家姐妹,做她們的知心大姐,貼心人,把社區(qū)的困難兒童當成自己的孩子,做她們的“愛心媽媽”。
她用一顆熱心和真心,實實在在幫助大家。不僅僅只是調解家庭矛盾,提供法律咨詢,只要聽說困難兒童和單親媽媽有難處,吳秀丹都會想方設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幫助,居民們打從心里感激她。就在記者采訪的時候,一位大姐走進工作室,想要給吳秀丹送點水果,被吳秀丹笑著“推”了出去。“吳大姐啊,每次都只管幫忙,從來不收謝禮。”
記者了解到,金安社區(qū)作為全市最大的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qū),婦女年齡結構、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參差不齊,在遭遇到家暴、婚姻財產(chǎn)糾紛時往往束手無策。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吳秀丹利用“秀丹退休法官工作室”和社區(qū)書院、婦女之家這些“線下”平臺為居民提供法律志愿服務。同時,她還在社區(qū)20幾個居民微信群“線上”平臺中開設“普法小課堂”,目前為社區(qū)居民舉辦10多場法律知識培訓,大大提高了社區(qū)廣大婦女的法律維權意識及法律知曉率。
愛心呵護家人>>做自己生活的女主角
無論平時的工作多么繁忙,吳秀丹都努力做到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的三重角色,協(xié)調好家庭的事務。“每位女性都是自己生活中的女主角,要讓人生發(fā)光發(fā)熱。”她告訴記者,只要做到遇事不攀比、平時多付出、屋里屋外兩不誤,誰都能擁有幸福的生活,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愛”。
吳秀丹的婆家是個大家庭,上有公婆和舅媽,下有三個小姑一個小叔。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吳秀丹說,“把長輩當成自己的父母,同輩當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就是最好的相處辦法。小叔突發(fā)心梗去世、婆婆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丈夫突遇重病……在一連串的打擊中,是吳秀丹一手忙前忙后,操持家務。她的婆婆逢人便說,“秀丹是我的金媳婦”。
全國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先進個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立個人二等功,福建省“最美家庭”,這些榮譽,對吳秀丹來說,不及社區(qū)居民們的一張張笑臉。
在湖里區(qū),像吳秀丹這樣利用專業(yè)所長發(fā)揮余熱,熱心婦女調解工作的優(yōu)秀女性還有很多很多。趙樹霞、許美仁……還有工作在基層的各級婦聯(lián)干部,她們用自己的耐心、愛心、細心,做婦女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