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貞庵村原來有16個社,其中一個叫“鄭邊”的社,是鄭獅的祖居所在地。
因海滄城區(qū)建設的需要,“鄭邊”社已被征拆了。鄭獅拿到了征拆款,在貞庵新村蓋了一處房子,就是兄弟倆目前居住的地方。
“錢來之不易,不能亂花”,鄭獅說,當時拿到征拆款后,他只想用好這筆錢,給兄弟倆蓋一個溫暖的窩。
這輩子,唯一遺憾的是,自己打了一輩子光棍。“要是家里有個女人,家就更像個家了。”
“其實也沒白過”,鄭獅說,因為自己盡了一個做哥哥的責任,人生過得還比較有意義。
人有時候就像一把吊扇,哪來的回頭路?看不著,只有勇敢地往前走。
是的,他的付出,正如頭頂急速旋轉的吊扇,盡管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日子再熱,都會吹出涼爽的風。
4
以前的生活的確很苦,吃穿很簡單,沒那么多講究。
說起過去,鄭獅笑著說:我就想多攢點錢,買點肉,給弟弟增加些營養(yǎng)。
不過,如今日子好多了,因為有了海滄區(qū)被征地養(yǎng)老保險,鄭獅現(xiàn)在每個月可以領2000元;被列為五保戶的亞嬰,每個月也可以領1340元。
每個月有了3340元,兄弟倆的日子過得比之前寬松了許多。
江文福是貞庵村負責民政的村干部。他說,逢年過節(jié),他們還會給鄭獅兄弟倆,送去一些生活用品。
“這的確要感謝政府,感謝這個時代”,前來泡茶的老趙住在鄰近村,他說,要是在過去,日子就沒這么好過了。
老趙的孫子在附近一所小學讀書,每天下午接孫子之前,他都會和幾個老年朋友,在鄭獅這里泡茶聊天。
厝邊們喝完茶回去了,家里熱鬧終歸平靜。
“我們常來,以前很少泡茶,現(xiàn)在泡得多了”,大伙說。
其中,林許縣是鄭獅的老同學。他說,鄭獅只讀了一小段時間就輟學了。在他眼里,鄭獅為人老實憨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時候,他還是很樂觀,見人都是樂呵呵的。
5
熱鬧還是有平靜的時候。夜幕降臨,厝邊們各自回家了。
鄭獅安頓好弟弟,自個準備洗澡睡覺。他曾想,家里要是有個女人多好啊,里里外外打理個干凈,家就更像個家了。
鄭獅小時候撿炮彈時,傷到了一根手指。經歷數(shù)十年風雨,他粗實厚重的雙手,透著勤勞、樸實和堅毅。
如今,他覺得這些想法不頂用了,“但是,這輩子有弟弟作伴,自己也該知足了。”
說的好。海滄灣夜幕下的燈光和海面吹來的微微涼,正在一點一點地書寫著兄弟情,刻畫著人間義。
盆友,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概?可以在文末留言,還可以轉發(fā)告知更多的人,讓海滄的暖,溫透每一個人。
文案/編輯:彭建文
圖:彭建文、楊惠華
校對:暨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