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月琴、古箏……這些上千年的民族樂器,在一群平均年齡只有10歲的孩子手里,交匯成了美妙的閩南民樂。在馬巷中心小學,這樣的合奏時常鳴響,而教會這群孩子們的老師正是有“農(nóng)民演奏家”之稱的許先欣。
熟練演奏十幾種民樂
今年68歲的許先欣是翔安區(qū)屈指可數(shù)的民樂樂器教學能手,熟練十幾種民樂的演奏,又有資深的樂理知識,以及獨到的歌曲創(chuàng)編才能。不僅如此,他還精通西洋銅管樂器。從解放軍鐵道兵文工團復員回鄉(xiāng)后他也成了遐邇聞名的師傅,多年來,他不知帶出了多少徒弟,他組建的許厝管樂隊、許厝民樂隊都有一定的名氣。
許先欣的父親是一名文藝工作者,從小在父親的熏陶下,讓他對各種樂器都充滿了興趣。“我20歲時進了解放軍鐵道兵文工團,當時我主要負責彈撥樂器,也就是那段時間,讓我接觸到了各種民族樂器和西洋銅管樂器。”許先欣說,幾年鍛煉下來,他已經(jīng)能夠熟練演奏二胡、琵琶、揚琴、笛子等樂器,而且還能到前臺亮一亮嗓子。
后來,從解放軍鐵道兵文工團復員回鄉(xiāng)后,他開始了民樂樂器教學、編曲,并發(fā)起組建了許厝村民樂、管弦樂隊伍。“我跑了很多地方,還常到晉江、南安、安溪一帶教人彈奏樂器,唱歌仔戲、高甲戲。”許先欣回憶,想來自己的藝術(shù)生涯已近50載,還帶著許厝村的民樂、管弦樂隊伍長年從事文化演出,并獲得了不少名次。
致力輔導孩子們彈奏民樂
近幾年,許先欣更是致力于到校園里輔導孩子們彈奏各種民族樂器。
2011年,一支完全由孩子們組成的閩南童謠民樂團在馬巷中心小學成立了,校長許成績請來了許先欣當老師。在許先欣的手把手教學下,一群原先不知道三弦、月琴長什么樣的娃娃,在半年之內(nèi),學會熟練演奏5首閩南童謠,孩子們活靈活現(xiàn)、詼諧風趣的表演,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不僅如此,許先欣還到周邊不少學校內(nèi)義務(wù)教學。“我也希望能把這些傳統(tǒng)技藝教給下一代。”許先欣說,看到紅紅火火的校園文化,看到孩子們天真活潑的笑臉,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