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滄區(qū)委宣傳部與廈門日報社合作,在“家訪”大型策劃欄目中特別設(shè)置的《耕讀海滄 家風(fēng)佳話》欄目繼續(xù)進行。本周,本報記者走進兩個定居在海滄的“新廈門人”家庭。
一個是小家庭,笑聲朗朗——母慈子孝,一家三代同心做公益,為海滄的建設(shè)盡綿薄之力;另一個是大家庭,歌聲悠悠——來自各地的“新廈門人”在海虹社區(qū)組成合唱團大家庭,為傳誦海滄的好家風(fēng),放聲歌唱。
無論是笑聲還是歌聲,我們都從中聽見了家庭的和美與歡樂。延續(xù)千年的耕讀文化,悄悄地浸潤在這些“新廈門人”的家庭之中,孝老愛親的他們,為海滄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區(qū),增色添彩。
海滄的家風(fēng)佳話,我們一起來聆聽,我們一起來傳頌。
一家三代其樂融融 同做公益溫暖他人
主題詞: 同心
●出鏡家庭:汪美娥,54歲,江西上饒人,新陽街道興旺社區(qū)“新廈門人”婦女互助俱樂部會長;丈夫鄭榮根,56歲,海滄東孚禾一美術(shù)學(xué)校行政人員;兒子鄭磊,33歲,寶宸(廈門)光學(xu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經(jīng)理;兒媳林莉莉,30歲,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員工;孫子鄭子軒,4歲。
●家庭住址:杏林南路大唐世家小區(qū)
●新愿:希望新陽書院越辦越好,希望家庭永遠幸福美滿,兒子媳婦能為廈門多做貢獻?! ?/p>

汪美娥一家與記者(右一)合影
“叔叔您好,請往屋里坐。”房門打開后,一名不足1米高的小男孩,大方地邀請記者進屋。他隨后跑進廚房,端出剛切好的水果。“不好意思啊,剛在整理活動方案。”汪美娥從屋里走出來,一邊向記者表達歉意,一邊看見小孫子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忍不住把他抱起來親了一口,還豎起大拇指。
“這套房子是去年剛買的。”說起房子和家人,汪美娥打開了話匣子,“裝修時,我和愛人想過來幫忙現(xiàn)場監(jiān)督,被兒子和兒媳‘拒絕’了。他們倆啊,總是不讓我們兩個老人碰一點重活。”她接著說,“兒子和兒媳真是特別孝順,做飯、洗衣這些活,一般是不讓我碰的,只是一個勁兒地叫我和老伴多看電視、多出去走走,生怕我們累著了。”汪美娥笑得合不攏嘴,她還說,小夫妻倆一到假期,還搶著要帶他們老兩口出去玩,“現(xiàn)在廈門和周邊的地方,我們基本上都玩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