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文化遺產(chǎn),讓同安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本月初,文筆塔就進行了圍擋并展開保護性修繕、加固,對破損部件修補,對歪閃部件扶正,對缺失部件補缺,并進行防漏、防滲處理等。
昨日,記者和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一起走進建設(shè)中的文筆塔公園。石塔立于同安東溪之畔,古時旭日東升,塔影映于溪中水面,“東溪塔影”成為古同安“輪山八景”之一。據(jù)介紹,公園投用后將再現(xiàn)“東溪塔影”。
顏立水介紹,以文筆塔為核心的公園及周邊,可以說是廈門地區(qū)文物古跡遺存密度最高且無斷代的歷史文化區(qū)。如隋末始建的天興寺,唐代建的東岳廟,宋代修建的郡馬府,元代葉駿馬夫婦合葬墓,明代鳳山鐘秀坊,清代績光銅柱坊等。
進入文筆塔公園,沿2公里的古官道信步而行,可謂“步步有歷史,處處有文化”,古官道兩側(cè),分布了近20處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文物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內(nèi)容豐富,十分珍貴,集中點綴著文筆塔公園,彰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顏立水說,文筆塔公園不僅增添了市民休閑區(qū)域,也是一扇展示“古同安今廈門”文化底蘊的窗口,旨在精心守護好文化遺產(chǎn),讓同安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