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提升后的古窯公園。

-綜合治理提升的蓮花村,充滿鄉(xiāng)土氣息。黃文水攝
臺海網12月25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蓮花山下蓮花溪,蓮花溪畔蓮花村,蓮花村中蓮花池,蓮花池里開蓮花。在同安西北部,有一個美麗的村莊與蓮花有著不解之緣。在同安鄉(xiāng)村振興的大潮中,蓮花鎮(zhèn)蓮花村守望鄉(xiāng)愁、返璞歸真,推動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探索出了一條蓮香馥郁的生態(tài)發(fā)展之路,推動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目標。
【舊貌新顏】
讓童年記憶中的月眉溪重現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兩行大字,鑲嵌在閩南紅磚墻上,記錄著蓮花村的探索足跡和熱切向往。
昨日,記者走進了改造完畢的蓮花村古窯公園,這里保留有原生態(tài),也營造了新景觀,古窯修舊如舊,碎石鋪就特色廣場;停車場自然錯縫鋪設,用的是拆下的舊石料;同字厝廣場的紅瓦窗花小矮墻,圍合古厝靜謐的空間,石磨、石臼、踏馬石等老物件,平添了幾分鄉(xiāng)土味,一批老建筑修繕加固煥發(fā)新的生機。
“閩南紅磚貫穿始終,融入鋪地、景墻、樹池中去,融于古厝、古窯等。”蓮花溪小流域示范段綜合治理工程設計方負責人上官欽水深諳閩南風情,這些元素的運用旨在喚醒鄉(xiāng)村記憶。全長1公里多的月眉溪,潺潺穿村而過,通過截污、清淤等生態(tài)恢復工藝,逐步恢復原有景觀。“孩童在溪里戲水捉魚,老奶奶在溪邊洗衣裳。這是很多人童年記憶中的月眉溪,我們要讓這樣的場景再現!”
去年,蓮花溪小流域示范段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完工,鄉(xiāng)村舊貌換新顏。“蚊子、蒼蠅不見了,環(huán)境變好了,周末的時候游客的車停滿了村莊廣場。”85歲的蓮花村村民葉土著樂呵呵地說,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養(yǎng)也有很大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