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將持續(xù)舉辦人文集美悅讀季
集美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賴朝暉: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集美將牢牢把握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深化實施人文集美發(fā)展戰(zhàn)略,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五大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新局面。作為嘉庚故里、百年學村,集美將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傳承和發(fā)展“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持續(xù)舉辦“人文集美悅讀季”,著力提供更全面、更完善、更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大力倡導全民閱讀,豐富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和傳播城市形象,進一步彰顯集美文化魅力。
“行走集美”活動 讓我們更了解集美
“行走達人”攝影組獲獎者柯雄堅:我是晚報拍客聯(lián)盟的一名拍客,也是晚報的老朋友了。第一次參加晚報的活動,是在10年前,當時用的還是卡片機。這次“行走集美”活動真的不錯,讓我們去了以前很少去的地方,比如鷹坑谷等,也見到了在城市生活里難見到的各種收藏,對集美有了更深入的體驗和了解。
“行走達人”繪畫組獲獎者林偌馨:能獲得“行走達人”稱號,我很高興、很興奮。參加“行走集美”活動時,我去了鰲園、馬戲城、鷹坑谷等,而印象最深的是各種嘉庚建筑。最后,我用水彩加上自來水筆,畫了一幅畫,表現(xiàn)我心中的“嘉庚”。
“行走達人”征文組獲獎者林莫非:我經(jīng)常參加晚報小記者活動,光夏令營就參加了好幾次。我以前就住在集美,但對集美的了解并沒有那么深,比如鷹坑谷等地方,就沒去過。這次活動,我見到了很多好玩的東西,有感而發(fā),就寫了一篇《見證農村發(fā)展――鷹坑民俗文化公園之行》。
【花絮】
現(xiàn)場20名志愿者 經(jīng)面試考核選出
在圖書交換區(qū)內,有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他們是來自廈門醫(yī)學院的大一新生。活動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他們就來到現(xiàn)場布置,將用于交換的書本分類擺放好。
“這次來當志愿者的20名學生,都先經(jīng)過了面試。”王婧文是廈門醫(yī)學院大一眼視光專業(yè)的團支書,也是這次志愿者活動的負責人之一。她說,不少同學每周都會到學校圖書館參加志愿活動,得知此次閱讀季活動后,都想要參與??紤]到現(xiàn)場實際需要,他們就想出了面試篩選這一辦法。“如果兩個小朋友喜歡上同一本書,你該怎么辦?”“請用三個詞形容你自己。”……面試中的問題,不僅有常見問題,還有依據(jù)活動設計的實操應用類問題,最終從60多人中選出了20人。“我們想要找到真誠、有奉獻精神的人來當這個活動的志愿者。”王婧文說。
“行走達人”及優(yōu)秀獎人員名單
征文組
蓮花小學四年(4)班 李思佳
雙十中學初二(15)班 陸鵬先
松柏二小四年(4)班 許劭洋
樂安中學初二(8)班 李筱雯
鷺江新城小學三年(4)班 何一一
集美小學六年(3)班 張馨瀾
火炬學校七年級林莫非
思明小學五年(1)班 陳鈺靈
音樂學校三年(3)班 鄧喆涵
檳榔小學六年(4)班 余健安
優(yōu)秀獎
蓮花小學二年(4)班 陳斯斕
濱北小學四年(4)班 劉宇軒
松柏二小六年(4)班 周宇晨
五緣第二實驗學校五年(3)班 林增
繪畫組
陳海玥 胡昊 晏子軒 鄭可欣 楊承軒
張雨恬 莊田田 王鴻銘 林偌馨 連苗燁
攝影組
柯雄堅 陳英俊 康倫恩
鄭志龍 黃幼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