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高素質、高顏值的中心城區(qū)思明區(qū)吸引了如潮人流。除了鼓浪嶼、中山路、廈門大學、胡里山炮臺等大家熟悉的高人氣景點外,今年新開放的景點和藏在老城的特色景點更是成為游客的新寵。
這是廈門會晤圓滿召開后的第一個長假,思明區(qū)委區(qū)政府積極謀劃,豐富假日旅游市場供應,開發(fā)了以“金磚”為主題的特色旅游線路和產品,推出一批特色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活動,增大了娛樂、購物、餐飲等旅游夜生活供給,滿足了市民游客對“后金磚”時代旅游的需求。
文/本報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
【新景點】
游客奔著“金磚”來
“那幅巨型畫卷《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太美了”“會議廳天花板的設計也很有特色”……3日上午10點半,來自湖北黃岡的胡慧意猶未盡地走出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后,和家人繼續(xù)討論著參觀感受。
“當時電視上直播廈門會晤時,我們就被廈門的高顏值吸引了。媽媽說國慶假期一定要來現場看看。”這不,胡慧就帶著媽媽圓了夢。胡慧的媽媽激動地說道,“和電視上看的就是不一樣,更震撼更大氣更美麗。”
作為廈門會晤的主場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在這個假期迎來了眾多游客。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前來,一睹國際會議廳的風采,感受著廈門會晤還未褪去的濃濃氛圍。
來自杭州的翁歡羽一家四口也是奔著這一新景點而來。他們已來過廈門多次,而今年的旅行讓他們感受到最大的變化??粗苓咓[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翁歡羽贊道,“來一次愛一次啊,城區(qū)面貌越來越有品位,越來越有國際范。”
會展北區(qū)成新寵
毗鄰會展北片區(qū)的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讓游客們關注到了這一新興高端的時尚商圈。國慶中秋假期,一撥撥游客沿著展鴻路漫步,沿路欣賞周邊造型別致的綠植、充滿閩南韻味的建筑,感受著都市時尚的魅力。
在會展北新天地廣場,在一處以廈門會晤為主題的特色綠植前,市民游客相繼按下快門,并在這里留下合影。游客們紛紛說道,這是最美麗的拍照背景墻。走進JFC品尚中心、君尚購物中心,別具一格的商場氛圍更是吸引了游客們的目光。
3日下午,來自福州的林健帶著媽媽在這里逛了一圈后,不由贊道,“這里是廈門游玩逛吃的好去處。”
【老城區(qū)】
走街串巷探尋廈門記憶
“哇,南薰樓已經有81年的歷史了,在當年還是廈港一帶最高最大的建筑。”市民陳菁在聽完文史專家龔潔的介紹后,對這棟樓的前世今生更加感到好奇。5日下午,50多位市民跟著文史專家龔潔探尋廈港片區(qū),在假期度過一次別樣的歷史文化之旅。
漫步民族路和大學路,聆聽沿路老建筑和老街巷的歷史;站在沙坡尾避風塢,傾聽發(fā)生在這里的前世今生;停駐沙坡尾58號,聆聽“送王船”的民俗文化。
這些市民來自“走尋老廈門”微信群,大部分是老廈門人。群主陳福陣介紹說,“在假期組織探尋廈港片區(qū),讓假期過得更有意義,讓大家更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
充滿歷史底蘊的老城區(qū)不僅是老廈門的情懷,也吸引了眾多游客紛紛前來。
“避風塢的建筑實際看起來比照片上更美,這里還留著濃厚的海洋文化印跡,很值得回味。”在網上看到沙坡尾的報道后,浙江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何英和高娟就喜歡上這里獨特的氛圍。
廈港民俗文化傳習中心主任黃錫源介紹說,“不少游客來到沙坡尾,看到這艘觀賞王船都很好奇,都會主動了解民俗。”讓黃錫源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來自廣西的游客贊嘆說,在熱鬧的城區(qū)還能保存這么好的海洋文化印跡,很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