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有千年潭子尾葉,無百年吳提督”
吳必達,同安人,清朝福建水師提督。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介紹,同安吳必達故居保存完好,俗稱“提督衙”或“吳提督府”,今已被列為同安區(qū)文物保護單位和廈門市涉臺文物古跡。
吳必達故居至今流傳著一段佳話?!锻参氖焚Y料》記載:吳必達故居原由四落大厝和三落護厝組成建筑群,現(xiàn)存主體故居坐北朝南,主體建筑前、中、后落大厝均為三進三開間,燕尾式硬山布瓦頂。有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是,古代建筑多講究對稱,可是官至水師提督的吳必達,他的故居右側護厝卻比左側護厝窄了幾米,只因故居右側和護厝間留足了巷子的寬度。
記者在顏立水上世紀80年代主編的《同安民間故事》了解到,身居高位的吳必達處處與人為善,他在修房子時,原本已有設計圖紙,并開始施工,葉姓鄰居找他商量,希望巷子能留寬些,方便出入。吳必達一口答應,并叫工人將巷子留寬到轎子也能橫著走的程度。后來此事傳開,同安民間流傳著“有千年潭子尾葉,無百年吳提督”的俚語。顏立水解釋,其中“潭子尾”是同安地名,葉即葉氏宗親,形容難得一遇好鄰居,勸人“以和為貴”。
《同安文物大觀》記載:吳必達為官三十余載,革除陋習,整飭營伍,以廉潔著稱,軍民無不悅服。他官品不高,但皇帝賜匾,丞相贈聯(lián),可見其當時地位之顯赫。他任廣東提督時,對南海防務極為重視,曾命水師巡防東沙、西沙、南沙諸群島并記錄島礁水道,為我國維護西沙群島主權留下寶貴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