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是林水簿
臺海網(wǎng)10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賴彩霞 通訊員 蔡建東 文/圖)一般人退休后就“閑”了下來,但在內(nèi)厝蓮塘村,熟悉林水簿的人都說他退任后更忙了。“老書記帶著新書記一起干”,一度被傳為翔安的佳話。
林水簿,內(nèi)厝蓮塘人,今年58歲,因年齡關系,今年6月主動從蓮塘村黨總支書記崗位請辭。“原以為退任后能輕松一些,沒想到更忙了。”林水簿笑著說,7月,“清風蓮塘促進會”成立,這是廈門市首家村務第三方監(jiān)督評議平臺。林水簿則滿票被推選為“清風會”會長。“百姓的意見要有人聽,村干部的工作情況要有人問,村兩委組織的成效要有人評,這是清風會的主要職責。”林水簿覺得身上的擔子不輕。“我們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村兩委的會議,林水簿每場都參加。對于村里即將進行的“美麗鄉(xiāng)村”各項工程建設,林水簿以及清風會成員都會嚴格監(jiān)督、把關。“我們不僅要起監(jiān)督和考評作用,還要協(xié)助配合村兩委工作。”蓮塘村“美麗鄉(xiāng)村”在建工程較多,難免會有村民不理解。這時,林水簿和清風會的“同事”就深入居民家中進行協(xié)調(diào)。村口有一小塊菜地閑置已久,考慮到其位置,村兩委想將其合理應用,進行綠化。但菜地主人長期在外,對“共同締造”的理解不夠透徹,林水簿得知后主動聯(lián)系,深入溝通。“有您和清風會在,我們就放心了。”菜地主人主動將地捐獻出來。“居民越是信任,我們越應嚴格要求自己。”針對每個在建工程,清風會還實行一對一跟進方式。“協(xié)調(diào)、監(jiān)理、溝通,都得參與。”林水簿負責蓮塘書院修整工程,遇到工程進度緊張時,他便陪著工作人員加班,有時忙到凌晨3點多。“清風會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卻沒有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只能慢慢摸索。”林水簿表示壓力很大,也希望能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將清風會的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