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唐居住區(qū)公共租賃房建設現(xiàn)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本報記者 黃嶸 攝)
   項目
   洋唐居住區(qū)預計2016年交付使用
   擬建各類住宅(宿舍)11000套(間)
   特點
   為我市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將打造成全省示范性保障性住房樣板
   臺海網(wǎng)4月27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安居,才能安心。解決好群眾的住房問題,特別是解決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安居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昨日,記者走進我市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我省首個保障性安居工程綜合體——位于翔安大道東側的洋唐居住區(qū)建設現(xiàn)場,只見挖掘機揮動長臂,工程車往來穿梭,連日來的降雨并沒有澆滅工人們的施工熱情。
   據(jù)了解,洋唐居住區(qū)預計2016年建成交付使用,擬建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宅(宿舍)共11000套(間)。
低碳建筑
   光導系統(tǒng)直轉太陽能
   為地下室照明
   走進工程A09地塊,只見13棟“穿著”綠色護網(wǎng)的公租房正在緊張建設中。建發(fā)房產負責人介紹,這些公租房項目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封頂。放眼望去,平地上無數(shù)個水泥砌成的“圓桶”引起了記者的好奇。
   “這是我們首次在保障房項目中設置的光導系統(tǒng),以后地下室基本不需要外界傳電了?!必撠熑苏f,A09地塊總共建有51個光導系統(tǒng),待日后安裝上設備,就可吸收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在白天時為地下室提供照明。
   低碳環(huán)保案例不止于此,9號樓屋面將建光伏系統(tǒng),可儲存電能;9-13號樓采用鋁模板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效率;建立雨水回收系統(tǒng),用于小區(qū)澆灌、清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