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是下一片藍海,還是“明日黃花”?
在共享經濟發(fā)展良莠不齊的當下,共享充電寶活得越來越好,似乎成了下一片藍海。然而,在良好發(fā)展勢頭下,共享充電寶也存在隱憂。
眾所周知,共享充電寶屬于一門強地推、強運營、單價低的生意。但目前,不少共享充電寶運營商急于利潤擴大化,不斷提升價格,從而對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各大共享充電寶運營商的服務和產品也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這也導致了用戶忠誠度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大手機制造商硬件水平的不斷精進,未來市民的“缺電焦慮癥”將有效緩解,對共享充電寶的依賴程度也會減輕。據悉,OPPO、小米等手機廠商在電池容量上下了猛藥,4000毫安已經成為行業(yè)標配。隨著電池續(xù)航和快充技術的發(fā)展,如果共享充電寶運營商不改善單一的盈利模式,很容易成為技術升級浪潮中的“明日黃花”。(記者 葉子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