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19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從1月24日到昨天,陳雪(化名)已經停工了147天。陳雪是廈門一家電影院的負責人,從事電影行業(yè)十多年,她從來沒有休過這么長的假期。這期間,電影院前的停業(yè)公告換了一次又一次,她一直沒有等到確切的復工通知。
受疫情影響,1月26日,廈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fā)布4號通告,要求電影院等場所暫停對外營業(yè)。事實上,廈門大部分電影院從1月24日起就停業(yè)了,至今沒有復工。停業(yè)期間,廈門影院人在做什么呢?昨日,晨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另類謀生·
影院人變成臨時微商
這兩天晚上,陳雪開始嘗試“新職業(yè)”———她開著車拉上幾箱礦泉水,到街邊去銷售。前一陣子,她認識的一位影投店長已經開始到街上賣東西了。
據陳雪介紹,電影院停業(yè)的這段日子,影院人沒閑著,他們賣起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2月底,隨著電影院春節(jié)儲備的賣品快到臨期點,陳雪所在的電影院開始做各種線下線上的促銷:爆米花飲料打包售賣、哈根達斯買一送一、電影票提前套票銷售……只要不虧本,能賣的產品就盡量賣,其他電影院也大多如此。那陣子,打開廈門影院人的朋友圈,你會誤以為這是一場微商競賽。停業(yè)的日子一再拉長,影院人賣的產品也在不斷拓展:泡椒雞爪、楊梅、粽子等。
同時,影院人兼職的范圍也越來越廣。王力(化名)是廈門一家電影院的放映機電師,他所在的影院有20多名員工,全職和兼職各占一半。“兼職的同事基本都走光了,全職的也離職了幾個。”他的全職同事幾個月前就做起了各種兼職:賣保險、擺地攤、送外賣。“如果這個月再不復工,我也要開始找兼職了,現在每個月只有1800元,還貸款的壓力太大了。”王力說。
另一家電影院的負責人甚至幫員工找兼職,向影院旁的餐廳、商場的飲料店等“推銷”自己的員工,他希望至少先讓員工能活下來。“只是兼職,等復工了,他們還要回來。”他一邊要餐廳負責人的聯系方式,一邊強調。
廈門中影夢工坊也在做一些轉型。該影院副總經理陳文欽介紹,他們目前正在做一個網上分銷商城的項目,也篩選了一部分員工轉型到新崗位。對于部門員工的離職,陳文欽也很心痛。“他們也是迫不得已,公司也承受著巨大的損失。”也有一部人辦理了停薪留職,他們希望公司盡快復工,愿意重新回到公司,加入電影行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