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幣”新丁
他“搬磚”3年虧了近30萬
面對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等虛擬幣的暴漲或暴跌時,并非所有人都能像老練和阿漠這樣的“老鳥”那樣鎮(zhèn)定自若。
小龍是廈門某IT公司的軟件工程師,年收入在12萬元左右。今年27歲的他,大學畢業(yè)已五年多。小龍講述了三年來自己炒比特幣的經(jīng)歷,稱好比“搬磚”,但炒幣三年卻虧了近30萬元。
2015年底,比特幣價格約人民幣2000元一枚,當時小龍用工作兩年多積累下來的10萬元買了50個比特幣,隨后好幾個月沒怎么在意比特幣的價格。
“大概過了半年,比特幣價格大漲,比我買入的時候上漲了近一倍,達到近3900元。”小龍說,當時覺得很不可思議,短短半年便賺了近10萬元,比自己工作一年下來存的錢還多,于是趕緊賣掉“落袋為安”。
不過,小龍?zhí)寡?,嘗到甜頭后,自己按捺不住買入的沖動,又在4300元左右買了進去,進進出出地操作。因為當時的行情好好,自己也踩空過好幾個上漲波段。“到去年底時,我的賬戶上一度有80多萬元,賺了七八倍。”小龍說,好景不長,今年以來,比特幣行情一路急轉(zhuǎn)直下,自己每次賣出后再進場抄底,都抄到了“天花板”。“虧太多了,我就一路補倉等待反彈,把近幾年存的20多萬元都貼進去了。”小龍?zhí)钩?,這兩三年來自己好像一個賭徒,前前后后大概投入了35萬元,目前賬戶上只剩不到6萬元,虧了近30萬元。
仍有不少人夢想發(fā)財往里沖
小龍的這種經(jīng)歷,對于許多“玩幣”的新人來說,是血一般的教訓。
去年底比特幣逼近2萬美元的高位時,100個比特幣就能在廈門購買3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普通三居室。而如今,連在廈門島內(nèi)買一套普通的三居室都不夠用。
盡管各種虛擬數(shù)字幣暴跌,仍有許多人源源不斷地加入到炒幣的大軍中。導報記者在一個新上市的某克幣的微信群里“潛伏”了幾個月后發(fā)現(xiàn),在短短的一兩個月內(nèi),這個群的人數(shù)增長了數(shù)十人,幾乎每天都有新人在學習如何下載APP,如何進行交易。也常常有“資深”炒家發(fā)布炒幣“戰(zhàn)果”,以鼓動新人參與炒幣。“某克幣免費挖礦時,你不信,你沒賺到錢;我信了,我賺了。下載錢包時,送1000枚某克幣,你不信,你沒賺到錢;我信了,我賺到了……”這樣的煽動性話語,鄭先生制成圖片發(fā)布到微信群內(nèi)。
另有一位叫阿威的某克幣炒家,為了推廣某克幣堪稱不遺余力。他在朋友圈曬出一張酒莊的圖片并稱:“自家兄弟的酒莊,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用某克幣跟我等價兌換,打9.5折。”“除了比特幣等少數(shù)幾種幣之外,99%的虛擬幣都是沒用的空氣幣,哪怕有些幣有一定的應用,也很難支撐其高高在上的價格。”上述資深幣圈人士老練直言,他從不碰除了比特幣以外的任何虛擬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