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月8日訊 據(jù)證券時報報道 新年首個交易周迎來開門紅,本周以中字頭、軍工板塊為首的大混改概念表現(xiàn)搶眼,鋰電池、高送轉(zhuǎn)、股權轉(zhuǎn)讓、土地流轉(zhuǎn)等題材股也持續(xù)回暖,春季躁動明顯。
從歷史經(jīng)驗看,除了政策收緊的年份,大概率來說,歷年12月份到第二年春節(jié)前會有“春季紅包”行情。那么,今年這個“春季行情”會有多大呢?
近期賺錢效應增強
雖然春節(jié)長假將至,資金面依然偏緊,不過相較于去年底,近期市場氣氛已開始轉(zhuǎn)為活躍。2017年首個交易周迎來開門紅,累計漲幅為1.63%。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增強,以中字頭、軍工板塊為首的大混改概念表現(xiàn)搶眼,鋰電池、高送轉(zhuǎn)、股權轉(zhuǎn)讓、土地流轉(zhuǎn)等題材股也持續(xù)回暖,春季躁動明顯。
本周最強的題材當數(shù)混改題材,央企各領域、地方國企等都刮起了“混改風”,央企國改概念股主要有湖南天雁、北化股份、鐵龍物流等,3只股票本周分別漲41.73%、26.47%和25%;地方國改概念股包括兩面針、長春經(jīng)開、珠江啤酒等,本周分別漲36.07%、20.99%和20.08%。股權轉(zhuǎn)讓概念股有龍江交通、長春經(jīng)開、襄陽軸承等,鋰電池概念股有上海普天、天賜材料等,而高送轉(zhuǎn)概念股則包括北特科技、云意電氣等,都在本周蠢蠢欲動,漲幅居前。
在結構性的春季躁動之后,市場將怎么走?“春季行情”到底有沒有?海通證券統(tǒng)計顯示,歷史上除了政策收緊的年份,多數(shù)有春季行情,只是節(jié)奏上有早晚的差異,因為年初基本面數(shù)據(jù)少、政策面亮點多,風險偏好整體較高。
中泰證券羅文波則表示,2017年市場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盈利與流動性”賽跑的局面。1月份市場可能迎來一波小陽春。雖然年關臨近,短期資金面偏緊,市場存量資金博弈延續(xù),但市場經(jīng)過10%左右的調(diào)整后,可能迎來一波弱勢反彈,時間周期一個月左右,看好1月份的行情。
券商看好“春季行情”
從資金面上看,則是有喜有憂。業(yè)界預期資金面偏緊的格局在春節(jié)前會持續(xù),但流動性不會系統(tǒng)性收緊,國內(nèi)政策密集有望推動行情向縱深發(fā)展。
國信證券酈彬表示,短期資金面緊張未完全消解:一方面,銀行間回購利率仍處較高水平,央行近期進一步傳達“穩(wěn)健中性”的貨幣基調(diào);另一方面,股市恰逢解禁減持高峰,盡管長期來看和股指走勢的相關度并不明顯,但短期對市場情緒和資金面有一定負面影響。
盡管資金面總體上喜憂參半,但本周以來資金暴力拉大盤股的跡象還是比較明顯。中國聯(lián)通本周成交金額在滬深兩市中排名第一,達到81.96億元,該股周漲幅為5.06%。其次是中國建筑,本周成交金額為79.14億元。京東方A、貴州茅臺、中國重工、格力電器本周的成交金額也達到60億元以上。此外,東方航空、云南白藥、兩面針等的周成交額也都在50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部分券商一齊唱多,對今年A股市場的預期整體偏樂觀。其中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包括杠桿資金在內(nèi),去年底開始已有一些先知先覺的配置型資金正在分批進場,暗中布局“春季行情”。
低估值股票靜待花開
海通證券認為,雖然近期保險舉牌、萬能險發(fā)展受到監(jiān)管的影響,但目前險資配置權益資產(chǎn)僅14%,中期來看加大股權配置比例仍是大勢所趨,今年上半年邊際主導資金仍是險資、銀行理財?shù)扰渲眯唾Y金,市場仍會延續(xù)目前價值投資風格。下半年隨著企業(yè)盈利不斷改善和改革政策不斷落地,市場風險偏好會提升,市場風格有望重回成長。
截至周五收盤,兩市股價在100元以上的股票有17只,除貴州茅臺和長春高新外,其余均為2016年上市的次新股。事實上,在百元股的新舊更迭中,估值高企及業(yè)績不及預期、單純靠炒作的股票最終難免“隕落”,相信2017年百元股的分化與更迭也難以避免。
另一方面,2016年初股價在10元以下的股票有603只,其中2元股(股價在2元至3元之間)有4只,包括大連港、南山鋁業(yè)、新鋼股份及京東方A。按周五收盤價看,10元以下個股已增至749只,其中2元股更是增至13只,近半為鋼鐵股,包括重慶鋼鐵、山東鋼鐵、凌鋼股份、馬鋼股份、包鋼股份等,大連港也仍然在列。
這些10元股中,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有99只,可謂“物美價廉”,主要集中在銀行、交通運輸、公用事業(yè)、房產(chǎn)、建筑裝飾等行業(yè)。投資者不妨多關注這些低估值股票,說不定今年有“逆襲”的機會。